爷爷奶奶|“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种父母就是不称职的表现

爷爷奶奶|“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种父母就是不称职的表现
文章插图
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全家人齐上阵。
在独生夫妻的家庭中,生出的孩子会得到6个大人的密切关注。他们彼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战略合作关系,谁负责孩子生活,谁负责孩子学习。全家人统一的目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才。
爷爷奶奶|“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种父母就是不称职的表现
文章插图
看似配合默契的关系中,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伤害。孩子就像是生产线上的商品一样,被传来传去,冰冷又陌生。
爷爷奶奶|“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种父母就是不称职的表现
文章插图
【 爷爷奶奶|“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种父母就是不称职的表现】“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
米米结婚后不到一年就备孕成功,怀上了小米。当全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坐在一起,商讨未来的养孩子计策。
这个孩子到来之后,便成为了全家人的焦点。但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没有退休,姥姥姥爷是闲人,养孩子的重任自然要落在老两口的身上。
爷爷奶奶|“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种父母就是不称职的表现
文章插图
这样一来,全家人一拍即合,最后商讨的结果就是,米米生出孩子之后,和姥姥一切管孩子,孩子断奶之后,米米就可以正常上班了,姥姥和姥爷看孩子就可以了。因为爷爷奶奶还需要上班,每个月就承担起小米吃穿用度,定时送钱来,成为后方补给。
就这样,孩子出生后,一家人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只是米米发现,3岁的小米只和姥姥、姥爷亲,无论是自己还是奶奶,都像是陌生人一样。
爷爷奶奶|“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种父母就是不称职的表现
文章插图
刚开始米米还安慰自己,等到小米上学之后,接到自己身边就好了。现在小孩子家家什么都不懂,慢慢的就好了。但事实上,真的这么简单吗?
孩子需要人陪,时间是依恋的保证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他们和妈妈产生依恋关系的主要原因就是母乳喂养。妈妈每天要喂宝宝很多次,每次把宝宝抱在怀里的时候,就加深了所谓的依恋关系。
但是,等到喂养行为停止之后,妈妈和宝宝的关系就会变得尴尬。这个时候要是一下子减少了彼此的互动的话,宝宝对妈妈的印象会马上跌入谷底的。
爷爷奶奶|“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种父母就是不称职的表现
文章插图
而和他交往密切的人,就被视为是救命稻草。就像是小米,她的救命稻草就是姥姥和姥爷。在小米缺失妈妈的关爱时,只能从姥姥那里得到补偿。
并且,这种依恋关系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被改变。因为宝宝已经足够成熟,能够分辨出周围的人对他的情感和态度,自然是会喜欢和亲近的人呆在一起呀!
爷爷奶奶|“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种父母就是不称职的表现
文章插图
家庭中不同的人物关系,宝宝心知肚明
当宝宝2岁开始,进入了社会交往敏感期,对于外界的规则和关系都能有所感触。他们知道这个家里谁说话好使,谁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
这种表现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欺软怕硬,会看眼色。谁经常和他呆在一起,照顾自己,谁就会被发好人卡。反之,就算是血缘关系再近,经常见不到面的话,孩子也会不相信他们的。
爷爷奶奶|“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种父母就是不称职的表现
文章插图
所以,那些成人眼中配合默契的行为,在孩子眼中却有截然不同的理解。他们总是非黑即白,不是好人的话,就一定是坏蛋。
想要做一个称职的父母,陪伴是前提
工作忙不是忽略孩子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