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萦|家庭里,有大格局的父母,懂得这五种育儿方式

01
俗话说:“父母的格局,孩子的结局。”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原生家庭,这是父母应有的责任。但是很多父母,折腾得筋疲力尽,却没有让孩子满意,也没有让自己满意。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探讨,但是从来没有固定的答案。根据家庭情况,因势利导,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通常来说,有大格局的父母,懂得以下几种育儿方式。
缇萦|家庭里,有大格局的父母,懂得这五种育儿方式
文章插图
02
第一,团结教育:凝聚家庭合力。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一家人,个个都有个性,长相也不同,三观也不会一致。想要让孩子都“很听话”,似乎是做不到的。
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杯子有了缺口,你换一个角度看,仍旧是完美的。”
想要家庭团结,既要寻找缺点,更要取长补短,避免缺点。
作为父母,要懂得,兄弟姐妹能够走多远,有多大本事,关键看最弱的那个人。孩子围坐在一起,就像一个水桶一样,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
古时候,有一个可汗叫慕容阿柴,他临终前,把二十个儿子叫过来,让他们每人拿一支箭,然后让他们把箭合在一起,意味深长地说:“汝曹当戳力一心。”
把每个人的长处合在一起,又互相取长补短,这样的家庭,越来越强大,做任何事情,都分得清里外。
03
第二,吃苦教育:珍惜当下的好生活。
《朱子家训》里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好日子来之不易,作为父母,深有体会。但是儿女不一定懂得。
长期在城里生活的儿女,可能会认为,柴米油盐,都是从超市来的,根本不知道,种地有多辛苦,禾苗长在哪里。父母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后唐名将李存审经常对儿女们说:“我从小就离开了家乡,靠一把剑,混到了今天。生死攸关的时候,有一两回;但是中箭有一百多回。”
当儿女长大后,他把伤害过自己的箭,都拿出来,送给了儿女。
家庭的富贵,社会的安宁,需要很多人默默付出。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人站岗放哨,有人躬耕劳作。好日子来了,但是苦日子还要继续。
缇萦|家庭里,有大格局的父母,懂得这五种育儿方式
文章插图
【 缇萦|家庭里,有大格局的父母,懂得这五种育儿方式】04
第三,孝道教育:尊重长辈,传承家风。
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父母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儿女们围坐在一起,商量如何赡养父母的问题。
总有一些儿女,会愤愤不平地说,当初他没有从大家庭得到好处,不应该孝顺父母;有儿女说,她是女孩,家里重男轻女,她不应该赡养父母;有儿女说,自家条件太差,没有能力赡养父母......
儿女把父母偏心,家庭条件,男孩女孩等,作为“不孝顺”的借口。事实上,父母是没有办法做到百分百公平的,关键是要舍去“攀比心”,把良心拾起来。
西汉初年,大臣淳于意违反了规定,应该被处以极刑。他的女儿缇萦修书一封,给了皇帝,说:“父亲一直廉洁守法,但是这一次,犯错误了。如果父亲被处以极刑,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我愿意入宫做事,以此来为父亲承担责任,换取他一次改过的机会。”
于情于理,代替父母受过的人,应该是儿子,而不是女儿。但是缇萦却没有这样想。
儿女都是传后人、我们都是吃父母家的饭长大的,当我们这样思考的时候,心理就平衡了,就能真正做到“纯孝”了。反哺父母,是没有条件的,所有的理由,都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