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家里常见的这种东西20分钟溶化孩子眼球?别编故事了

春节过后,一则“20分钟孩子眼球被溶化!医生说这东西每家都有,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的帖子在互联网上传播。
该消息称来自上海某儿科医生的分享,大意是媒体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个8岁的孩子将食品中的干燥剂放进有水的饮料瓶,结果发生爆炸,孩子的眼球被溶解。帖子提醒,家长要注意干燥剂,不仅不能食用,而且要远离水等液体。
这是真的吗?
干燥剂不是食品和玩具
但并非都会爆炸
从帖子的提醒主题看,确实没有错:干燥剂既不是食品也不是玩具,不能食用和玩耍。
不过,进一步调查可以发现,帖子并未将干燥剂说清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干燥剂遇水都会爆炸。
在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可分为化学干燥剂和物理干燥剂两种。前者的主要原料为氧化钙(即“生石灰”)、硫酸钙等,通过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干燥;后者包括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等,通过物理吸附水分实现干燥。
此前,在食品工业中,化学干燥剂使用较广,但氧化钙等一旦遇到大量水,会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并变成强碱性液体。如果在饮料瓶等小容器中发生反应,确实会产生爆炸。
帖子|家里常见的这种东西20分钟溶化孩子眼球?别编故事了
文章插图
遇水会产生剧烈反应的石灰干燥剂(图片来源:CCTV13 2014年11月14日节目截屏)。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以氧化钙为主要原料的干燥剂比较危险,目前已呈现出逐渐被淘汰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以硅胶为主料的物理干燥剂。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人员随机从饼干、坚果等不同食品中拆出部分干燥剂,发现均为二氧化硅小珠组成的硅胶干燥剂,而不是粉末状的氧化钙。这些半透明状的硅胶小珠能自动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没有腐蚀性和毒性。
就采访人员查看的干燥剂而言,包装上有“禁止食用”的提醒,但没有表示不能接触水。因为硅胶干燥剂化学性能稳定,吸水后不会发生剧烈的放热现象。
帖子|家里常见的这种东西20分钟溶化孩子眼球?别编故事了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从不同食品中拆出的干燥剂与除氧剂,里面均不是氧化钙。
此外,采访人员还在坚果里发现有 “脱氧剂”,其外包装标注着“不可食用,不可微波”;打开后是黑色粉末。
原来,“脱氧剂”以铁粉为主要原料,其原理是利用铁粉跟氧气发生反应,除去包装里的氧气,有助于延缓食品氧化变质。铁粉属于金属,所以不能放进微波炉。不过,铁粉与常温水也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由此可见,家长有必要提醒孩子不食用、不玩耍干燥剂和脱氧剂。但是,一味夸大干燥剂和脱氧剂的危险性也不准确。
做科普也不能编谣言
值得一提的是,提醒家长和孩子注意干燥剂的安全隐患没有错,但并不意味着相关帖子就可以造谣,或用耸人听闻的消息来唤起关注。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求证发现,所谓“孩子眼球溶化”的“新闻”早在2015年前后就开始流传,涉事当事人既有说是上海的孩子,又有说来自湖南、江苏、江西、广东等各地。
可是,这些所谓的“新闻报道”中,既没有诊疗医院名称,也没有诊疗医生信息,甚至连新闻机构的准确名称都没有,只是模糊地表示“某地媒体表示”“部分媒体表示”。
帖子|家里常见的这种东西20分钟溶化孩子眼球?别编故事了
文章插图
此外,有部分帖子使用了“CCTV13新闻”的截屏画面。
经采访人员核查,该截屏为2014年的一条消息。
该消息确实与干燥剂遇水发生化学反应伤人有关,涉事人为一个江西孩子,在南昌一家医院接受救治。根据当时报道,孩子眼部遭到灼伤,医生正努力救治,以避免碱性液体向孩子眼球渗透。但医生并未诊断“孩子眼球已经被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