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驾到:只孩子做朋友的家长都后悔了,开明和放纵只会害了孩子

现在有一句几乎是所有父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要跟孩子做朋友!” 。 这句话听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 反而传递着父母民主、豁达、开明的思想 。 那么如此说来 , 亲子关系的最佳状态真的是朋友吗?
首席驾到:只孩子做朋友的家长都后悔了,开明和放纵只会害了孩子
文章图片
我有一个朋友 , 是一位很幽默和善的人 , 他最秉承「与孩子当朋友」的观念 , 养育孩子的时候从来不说重话 。 对女儿的批评总是轻描淡写 , 更别说什么管教和惩罚 。
有一次 , 她闺女为了买某个歌手演唱会的门票 , 偷偷动了妈妈放在抽屉的钱 。 我兄长发现后 , 竟然也没说她什么 , 只是说了句:「没钱了可以和我们要 , 别这样 。 」
他女儿自然没把这轻飘飘的批评放在心上 , 也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
问他为什么不指出孩子的错误 , 他就总拿「要跟孩子当朋友」来打马虎眼 , 还说些「不能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一类的话 。
久而久之 , 我发现 , 他是真的在拿孩子当朋友 , 可孩子却拿他当「傻子」 。
他一个当爹的大老爷们儿 , 在孩子心中一点权威感都没有 。
与此同时 , 由于他多年的「监管不力」 , 觉得该管的时候却发现管不了了:
孩子十几岁了 , 出现了一些特别需要管教的行为时 , 父母的权威已然失效 。
首席驾到:只孩子做朋友的家长都后悔了,开明和放纵只会害了孩子
文章图片
亲子关系变成朋友关系 , 父母权威的轰然倒塌 , 很容易让孩子「错后不知错、错后不改错」 。 小时候或许无大碍 , 可如果孩子真的犯了大错 , 最后不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吗?
朋友关系是以完全的平等为前提的 , 彼此间并没有上下关系 , 也没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 。
但是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就不一样 , 天生有长幼之分 , 而且在彼此的相处中 , 父母手中是有一点“权力”的 , 要发挥抚养者、引导者、管教者的作用 。 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 , 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适度的“威严” , 要令孩子感到“敬畏” 。
首席驾到:只孩子做朋友的家长都后悔了,开明和放纵只会害了孩子
文章图片
要知道 , 一个孩子能健康成长的前提 , 是他有“敬畏”之心 , 害怕点什么东西 。 比如 , 小孩子并不知道学习是咋回事 , 但因为害怕父母、老师的批评 , 仍会选择坚持上学、写作业;小孩子有时对奶奶很不满 , 但是害怕道德的谴责、害怕挨父母的责备 , 就不敢骂奶奶、打奶奶……
而很多整天喊着跟孩子做朋友的父母 , 认不清亲子关系的实质 , 很容易就放弃了自己的“威严” 。 结果孩子在成长中 , 整天被父母、老人宠着 , 谁都不怕 ,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 得不到满足就哭闹撒泼……
后来到了青春期 , 父母更管不了了 , 毕竟孩子小时候就不敬畏你 , 长大了更不敬畏你 。 就像我那个朋友的女儿一样 。
所以说父母不可能完全像朋友那样仅仅陪着孩子吃喝玩乐 , 父母需要承担着养育孩子更多的责任 , 才不仅仅是孩子的朋友呢 。
首席驾到:只孩子做朋友的家长都后悔了,开明和放纵只会害了孩子
文章图片
各位爸爸妈妈 , 在和孩子相处这件事上 , 请拿好你的角色卡——
1、不是朋友 , 是监护人
孩子沉浸在玩闹时 , 满心满眼都是刺激和开心 , 可能看不到桌边摇摇欲坠的瓷壶 , 棱角分明的茶几角 , 刚拖过还没干的湿滑地板……
但我们 , 不仅要看见 , 还要去提醒和告诫 , 让孩子远离这些潜在危险 。
而且朋友没有义务帮你做选择 , 但我们作为监护人要为孩子的选择把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