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6岁前,别逼孩子做这4件事,后果可能危害一生

为人父母后,我们多了一份责任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期许。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够成长的更加优秀,成长的更加迅速。于是难免会有些心急,迫不及待地为他规划出一条条康庄大道。但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有自己的生命节奏。6岁前,别着急逼孩子做这4件事,家长们都该谨记。父母|6岁前,别逼孩子做这4件事,后果可能危害一生
文章插图
1、不逼孩子勇敢《游戏力》中说:大多数孩子对于自己的恐惧的事情,只会一味躲避,如果家长在懊恼之中,或是一气之下,强迫孩子去尝试他们害怕的东西,那他们的恐惧仍然会留在原地。是的,勇敢从来不是逼出来的,而是由父母的爱和包容滋养出来的。因为,真正的勇敢,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敢于尝试、勇于面对。要知道,父母的关爱和鼓励才是孩子最好的能量剂。当孩子感到害怕时,你和他一起去面对,会让他感到安心,这样就能帮他缓解情绪,让他逐渐学会调节紧张和害怕。如果父母带着的是鼓励,孩子最终一定能鼓起勇气,变得越来越勇敢!父母|6岁前,别逼孩子做这4件事,后果可能危害一生
文章插图
2、不逼孩子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但它不等同于剥夺。只有在孩子自愿的前提下,分享才值得被鼓励。逼孩子分享,不但会破坏亲子之间的感情,还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懦弱和自卑。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这一阶段他们不爱分享的行为,家长们不要操之过急,而是应该选择尊重和适当引导。正如儿童教育家孙瑞雪在《爱和自由》里说的: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由。因为尊重才是教育的前提。父母|6岁前,别逼孩子做这4件事,后果可能危害一生
文章插图
3、不逼孩子外向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朗、大方、礼貌,见到人会主动问好,不怕生,不怯场。但是,又不是所有孩子都如父母所期。有的孩子小时候内向,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胆子会变大,性格也会变得越来越外向开朗。有些内向的孩子长大了,性格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同样能在职场和社会中应对自如。性格不那么容易改变,而且父母硬逼着孩子变得外向,反倒无形中伤害了孩子,让孩子变得更自卑、更内向。同时,也不要经常给孩子贴“内向标签”。请给孩子一些时间,静待花开。孩子内向并不是毛病。内向,只是孩子性格的一种表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天赋,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差异性。父母|6岁前,别逼孩子做这4件事,后果可能危害一生
文章插图
4、不逼孩子多吃有娃的家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孩子明明说吃饱了饭,不愿再吃了。但父母还是担心孩子吃得不够多,总要催促着再多吃一口;甚至端着饭碗追着孩子跑,能多喂一口就多喂一口...但其实,孩子在1岁半以后,就能明显感知饥饿和饱腹了,如果孩子说吃饱了,家长就没有必要再喂了,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吃撑。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坚持他健康的饮食、保证他每日的运动量和睡眠时间、引导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情绪,比胡乱“进补”有意义得多。每个人都有小的时候,小时候都是单纯又美好的,各位家长要想办法保留孩子的纯真和善良,而不要逼迫孩子早早迈入成人的社会。如果孩子是一棵小树,那么就让他自然生长,必要时施以援手,而不是处处干涉、紧逼,这才是优秀父母应该做的事。有耐心、有悟性的父母,才能收获一个枝繁叶茂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