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宝宝出牙时,宝妈容易陷入的4个误区,提前学习让娃牙齿更健康

文|福林妈咪宝宝出生后,宝妈们会时刻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对于孩子的发育,前人早已总结出类似于发育日历一样得到规律,像是“三翻六坐九爬爬”这样的大运动发展规律,还有一些宝宝视力发育的规律以及手指精细动作、牙齿发育等等。宝妈|宝宝出牙时,宝妈容易陷入的4个误区,提前学习让娃牙齿更健康
文章插图
宝妈们是紧盯这些规律,慢了就怕孩子孩子发育跟不上。就在宝妈们盯着这些发育规律去对比孩子的过程中,转眼孩子就长大了,时间真的很快很快。感觉刚出生也就前几天的事儿,可是怀里的娃已经变成吃奶时会用牙咬人的娃了。今天就想跟宝爸宝妈们分享一下孩子的成长必经阶段之一:出牙期。经常关注我微博的粉丝们应该知道,福林现在正值换牙期末期,前段时间也去做了窝沟封闭,所以我最近还是挺关注孩子的牙齿健康问题的。宝妈|宝宝出牙时,宝妈容易陷入的4个误区,提前学习让娃牙齿更健康
文章插图
而且果妹儿现在也处在出牙期,所以关于宝宝出牙,有几个问题不得不说一下。也是宝妈们在这个时期容易进入的几个误区。误区一:母乳宝宝长牙,如果咬伤妈妈就要断奶有的宝宝还没长牙的时候吃奶就会咬妈妈了,更别说长牙之后了,咬一下更疼。其实宝宝正确的衔乳方式是不会咬到妈妈的,除非宝宝衔乳方式不对,或者不舒服才会咬妈妈。对于出牙期的宝宝来讲,一开始出牙的时候,牙龈会不舒服,需要一些东西来缓和牙痛,所以经常见出牙期的宝宝喜欢啃咬东西,吃奶的时候也会毫无顾忌的啃咬。再者,有的宝宝一时半会儿不能适应牙齿的功能,也会误伤妈妈。如果因为这些就给宝宝断奶,未免有些草率了。宝妈|宝宝出牙时,宝妈容易陷入的4个误区,提前学习让娃牙齿更健康
文章插图
宝妈可以采取措施。①帮宝宝缓解可以喂奶前给孩子咬一咬冰箱里冰过的咬胶,或者冰过的干净湿毛巾。这都可以缓解宝宝出牙时的痛痒感。②告知宝宝不能咬小宝宝可以看懂妈妈的表情,所以,宝妈可以用夸张的表情说不许咬。也可以在宝宝咬你的时候,你把宝宝按在你的胸上,这样宝宝无法呼吸就会松嘴。只要咬你就这样,重复几次宝宝就知道不能咬了。误区二:宝宝刷牙不方便,用漱口代替有些宝妈觉得给宝宝刷牙不方便,让宝宝漱漱口就行了,但是,漱口并不能完全带走藏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更何况宝宝学习漱口后,力度也不大。所以,该给宝宝刷牙还是要刷牙的。宝妈|宝宝出牙时,宝妈容易陷入的4个误区,提前学习让娃牙齿更健康
文章插图
对于小月龄,还没出牙的宝宝,可以用纱布蘸上温水,细心的擦拭宝宝的牙龈及舌苔,避免乳汁在口中残留出现细菌,可以预防口腔疾病。而且,从小就开始刷牙,坚持下来,以后让孩子自己学刷牙的时候,孩子也不会抗拒。误区三:孩子不爱喝水,用果汁代替有的孩子不爱喝水,所以家长就在水里稀释进去新鲜果汁,但是这当中仍然含有糖分,如果平时再不注意清洁牙齿,就很容易长龋齿。如果随时都喝果汁,就像把孩子的牙齿长时间浸泡在糖水里一样危险,会让孩子的牙齿一直处在容易蛀牙的环境中,让蛀牙的机会直线上升!孩子如果不爱喝水,建议家长购买可爱一些的吸管杯,这一招对多数孩子都很管用。也可以和孩子来个喝水比赛,同时,家长每天也要经常喝水,这样孩子才能养成喝水的好习惯。宝妈|宝宝出牙时,宝妈容易陷入的4个误区,提前学习让娃牙齿更健康
文章插图
很多不爱喝水的孩子往往有不爱喝水的爸爸或妈妈,所以,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呀。误区四:牙龈肿了,立刻看牙医其实,在牙齿萌出的前几周,牙龈可能会有一圈紫青色的隆起,医学上称为“牙齿萌出性血肿”,通常在牙齿萌出后就会慢慢消退的。一般会出现在第二乳臼齿或是第一臼齿生长区域内,但不太需要特别治疗,家长不用太担心。如果碰到不负责的医生,可能会随便给你开些药糊弄一下,其实家长可以看一看,如果牙齿萌出后,还没有消肿,这时候才需要去医院。在宝宝出牙的时候,状况会比较多,宝爸宝妈要留意1、宝宝可能会莫名的哭闹烦躁因为宝宝长牙时,可能会伴有红、肿、热、痛的局部反应,因此就容易烦躁哭闹,但有时候一些不明原因的哭闹也不见得完全和长牙有关。如果担心,可以带孩子去医院,让医生来进一步诊断。2、宝宝会流口水或舔嘴刚开始长牙的时候,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唾液腺发育渐趋成熟的时候,所以孩子口水会流个不停,而且分泌的口水也有助于宝宝缓解牙龈不适,让出牙时,牙周摩擦更小一些。有的宝宝还会喜欢舔嘴玩舌头,如果是在出牙期,这些行为没必要强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