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爱你!请多陪陪我好吗?

写下这个题目 , 我一时之间也有些恍惚 , 是不是没睡醒写错了?在家庭里 , 妈妈的位置才是无可替代的 , 爸爸只需要在外面打拼 , 挣钱养家即可 。 所以 , 孩子们最爱的 , 最希望陪伴自己的 , 应该是妈妈啊!
不知道您有何感想?
我查了一些资料 , 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中肯的词语 , 来形容很多家庭几乎统一化的教育模式 , 丧偶式教育 。
爸爸,我爱你!请多陪陪我好吗?
文章图片
爸爸出差刚回来 , 正在书房工作 , 乐乐拿着自己喜欢的遥控小飞机冲了进来 。
“爸爸 , 可以陪我玩飞机呗?这是妈妈新给我买的遥控飞机 , 飞到可快了!”
“乐乐 , 你先自己去玩 , 爸爸还有工作要做!”
“爸爸 , 你就跟我玩一会儿呗!就玩一会儿!我自己玩可无聊了”
“找你妈妈陪你玩 , 爸爸确实没时间 。 听话 , 乐乐!”
“你好长时间也不回来跟我玩 , 总是妈妈在陪我 , 好不容易回来一次 , 就跟我玩会儿呗!”
爸爸,我爱你!请多陪陪我好吗?】“这孩子怎么就听不懂话呢!快出去玩 , 不要打扰大人的工作!”
爸爸态度严厉起来 , 乐乐害怕了 , 拿着小飞机哭着跑出去找妈妈 。
妈妈正在厨房做饭 , 看到乐乐哭着跑了过来 , 了解情况 , 过来跟爸爸理论 。 爸爸的态度一直很坚决 , 照看孩子是妈妈的事情 , 爸爸有更重要的工作去做 。
妈妈只问了一个问题:爸爸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 , 不应该有相应角色的责任吗?
爸爸,我爱你!请多陪陪我好吗?
文章图片
当今社会 , 丧偶式教育 , 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 经常看到妈妈带着孩子在一旁玩耍 , 爸爸默默的在一旁拿着手机刷视频 , 玩游戏 , 孩子跑过来找爸爸玩 , 会被不耐烦的推到一旁 。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 是不是只要妈妈就可?爸爸的爱 , 可以由妈妈代为付出吗?
我的观点是:不可以 。 爸爸的爱 , 不可替代 。 我想 , 这也许是大多数读者的意见吧 。
首先 ,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贯穿到孩子成长发展的各个方面 , 不可替代!不仅仅是身体协调 , 发展和运动 , 还包括情绪表达和管理 , 甚至智力的发育和社会交往的习惯形成 。
其次 , 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男性的角色 , 这是儿子或者女儿在人生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男人 。 男性的果断、坚强、乐观等性格和情绪 , 会时时影响到孩子 , 男性的动手能力强 , 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 这都是妈妈所不能给予的 , 这对儿子或女儿以后的成长历程 , 都有着不可替代的 , 举足轻重的影响 。
所以 , 如果父亲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缺席 , 会对孩子的社会交往 , 心理健康 , 性别认知过程缺失等方面 , 有直接影响 。 甚至包括以后的学业 , 职业生涯及婚恋等 。 据统计 , 一些青少年及成人犯罪的案件中 , 父亲爱和教育的缺失以及单亲家庭的因素 , 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
综上所述 ,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无可替代 ,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毋庸置疑 。 在当今生活压力大 , 工作繁忙的条件下 , 父亲更应该合理安排时间 , 跟孩子一起做运动 , 带孩子外出游玩探险 , 跟孩子一起修好坏掉的玩具 , 带孩子看一场球赛 , 看一场电影……
更重要的是 , 当孩子受到挫折时 , 用厚实的肩膀和手臂 , 为孩子加油 , 给孩子对抗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爸爸,我爱你!请多陪陪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