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奶业高位运行仍有大空间

农业农村部|奶业高位运行仍有大空间
文章插图
奶业高位运行仍有大空间
本报采访人员 乔金亮
一杯奶不仅是社会关心的热点,也是产业行业的牵挂。2021年,我国奶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原料奶产量、乳制品加工量与乳制品消费需求均有增长。但是,奶业发展也面临明显挑战:饲料成本快速增长导致养殖收益有所下降;国内产出增速滞后于需求增速,乳制品进口快速增长,奶源自给率明显下降。
业内专家判断,2022年乳制品消费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原料奶价格保持高位,奶牛养殖收益有所提升,乳制品进口增幅有所下降。为推进奶业振兴,要围绕适度规模家庭养殖和养殖端基础性地位两方面完善奶业产业政策。
消费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14.4公斤,同比增长10.6%;全国乳制品总产量达3031.7万吨,同比增长9.4%。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室主任、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室主任刘长全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猪肉价格大幅回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乳制品消费需求仍实现高速增长,并创近年来最大增幅,充分反映了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加快转变的趋势。过去一年里,得益于实施振兴奶业行动,奶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
龙头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伊利集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位居全球乳业五强。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23%,净利润同比增长31.82%,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超上年全年。宁夏伊利2021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产量突破100万吨,实际产能、年营收、年产量三项指标均居世界液态奶单体工厂首位。
越来越多的资金在进入乳业,尤其深入县域和乡镇。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周建荣说,以乳制品加工为突破口,成功吸引浙江九头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落户该镇。项目计划投资5.8亿元,打造集休闲观光、技术培训、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乳业主题农业综合体。江西芦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学红说,当地吸纳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消纳养殖粪污的蜜桃基地和优质牧草基地,形成种养结合的乳业绿色发展模式。目前,全县乳业年产值3亿元,集牧草种植、奶牛繁育、乳品加工于一体。
2021年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同比下降22.1%,这也是连续第二年下降。飞鹤是婴幼儿配方奶粉龙头企业,也是国产奶粉品牌壮大的缩影。飞鹤副总裁陈晓东说,在研发方面,飞鹤与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营养与生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深化对全人群的营养研究。他们还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农科院奶业创新团队,对标准体系进行升级。
提升行业效益
当前,我国奶业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从国内看,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生鲜乳生产成本偏高,不少乳制品市场价格定位过高,乳品供给对需求的适配度有待改善,产业链协调性有待提升。从国际看,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碳减排压力等限制,无论是乳制品还是种牛进口,未来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饲料价格攀升驱动生产成本快速增长。”刘长全介绍,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牧场监测数据,规模牧场原料奶单位生产成本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持续下降,但2018年下半年后转为波动和小幅上升趋势,自2020年转为快速上涨。2021年1月至9月,生产成本从3.51元/公斤上升到3.77元/公斤,达到历史高点。9月后原料奶单位成本略有下降,至12月降至3.74元。
【 农业农村部|奶业高位运行仍有大空间】据农业农村部对主产省的监测数据,2021年原料奶全年收购均价4.29元/公斤,比2020年高13.23%。虽然原料奶价格保持高位,略有上升,但由于饲料价格与生产成本增长更快,2021年全年奶牛养殖收益呈下降趋势。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监测牧场数据,2021年1月至3月,原料奶生产的毛利润从0.80元/公斤快速降至0.57元/公斤,毛利润率从22.91%降至16.10%,9月以来又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