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这5个行为,很容易破坏0-3岁宝宝的安全感,要避开( 二 )


让孩子在单独的房间里睡觉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 但是可以从五岁开始培养 。 五岁是儿童性别意识的萌芽期 。
3.经常不辞而别
每个孩子都有分离焦虑 , 不让妈妈离开 , 妈妈离开时会哭闹 。
于是很多妈妈为了不让孩子哭 , 选择不辞而别 , 悄悄地离开 。
事实上 , 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方法 。 这很容易让孩子以为他是被父母抛弃的、不值得被爱 , 有的孩子甚至一天都处于惶惶不安和担心中 , 更加没有安全感 。
以前看过一个视频:妈妈偷偷离家外出打工 , 孩子回家后情绪失控 , 看后让人心酸 。
一位妈妈为了生活外出打工 , 把女儿留给家中老人照顾 。
妈妈也知道女儿舍不得自己走 , 当然自己也舍不得离开女儿 , 为了避离别时的悲伤 , 妈妈偷偷收拾行李 , 趁女儿不在家的时候离开 。
父母的这5个行为,很容易破坏0-3岁宝宝的安全感,要避开
文章图片
当女儿满心欢喜回到家找妈妈 , 却发现妈妈已经离开 , 瞬间泪奔、情绪失控 , 满地打滚地哭喊……
这种失望、悲伤通过已经无法控制的身体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
父母的这5个行为,很容易破坏0-3岁宝宝的安全感,要避开
文章图片
比离别更伤人的 , 是突然消失 , 尽管父母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 但是孩子感觉自己被父母“背叛”和“抛弃”了 。
面对和孩子分离 , 即使孩子大哭 , 也要主动告诉他:
“妈妈去上班 , 下班马上就回家了!”
“妈妈有事要出门 , 奶奶陪你玩一天 。 ”
……
鼓励孩子主动跟你说“再见” , 再履行你的承诺 , 及时出现在他面前 , 次数多了 , 孩子就知道了你只是暂时离开 。
4.把孩子寄养在老人甚至亲戚家
父母的这5个行为,很容易破坏0-3岁宝宝的安全感,要避开
文章图片
有些父母因为工作或者经济等其他原因 , 把孩子寄养在自己亲戚家里 , 比如姐姐或者妹妹家里 。
父母们以为有人帮助自己照顾孩子又减轻了自己的压力 , 是好事情 。
但实际上 , 对孩子来说 , 没有父母的地方 , 哪里都不算是家 , 孩子很容易感觉自己是被抛弃了......
就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到了贾府 , 虽然有贾母千般宠万般爱 ,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没有亏待她 , 但是林黛玉始终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 多愁善感、小心翼翼、对人比较疏离 , 也容易多心 , 动不动就想“我不是他们这里的正经主子” 。
可见 , 寄养在亲戚家的孩子 , 容易缺乏安全感 , 并且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
精神分析师 , 团体治疗分析师马龙就说过:
母亲是小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品” , 出生第一年的分离应该绝对避免 。 没人有权利取代母亲 。 且不必提父亲在孩子3岁前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所以 , 如果出生第一年和父母分离 , 孩子将缺少一种基本的人生体验 。
幼儿和父母分离可能增加成年后罹患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的风险 。
请父母尽量避免寄养孩子 。
5.经常对孩子说“我不要你了”
父母的这5个行为,很容易破坏0-3岁宝宝的安全感,要避开
文章图片
相信很多父母不管在生气或者开玩笑时 , 都对孩子说过“你再这样 , 我不要你了” 。
它能让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乖乖得不哭不闹 , 然而 , 带来的伤害也是无法估量的 。
一个孩子最害怕的就是爸爸妈妈的抛弃 , 如果他们经常听到“我不要你了”这句话 , 他们因此会变得胆小、患得患失 , 造成了长久的恐惧和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