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这5个行为,很容易破坏0-3岁宝宝的安全感,要避开

邻居最近被带孩子和上班的问题所困扰:
“宝宝一周三个月 , 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 , 现在有两种选择 , 第一种是把奶奶接过来 , 妈妈上班时奶奶照看 , 但是妈妈下班以后以及周末孩子都能和爸妈在一起 。
另外一种是送回老家和奶奶一起 , 孩子见爸妈的机会也就是一个月见一次 , 一次两三天 , 哪种对孩子的伤害最小呢?”
父母的这5个行为,很容易破坏0-3岁宝宝的安全感,要避开】聪明的父母 , 显而易见都会选择第一种处理方式 。
父母的这5个行为,很容易破坏0-3岁宝宝的安全感,要避开
文章图片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指出:
安全感并不是天生的 , 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时期 , 特别是在孩子3岁前 。
幼年缺乏安全感 , 成年后会花费巨大的能量去寻求安全感 , 无法充分享受人生 。
孩子的安全感是大人给的 , 也是大人毁的 。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 这5个行为很容易破坏0-3岁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 需要家长格外注意:
1.孩子哭闹或者生病时不管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 , 0-2岁是孩子建立基本信任的关键期 , 特别是0-1.5岁之间要满足宝宝所有的正常需要 。
妈妈要注意识别婴儿发出的各种需求信号 , 如饿了、困了、冷了、病了等 , 及时满足他的身心需要 。
拥抱宝宝、抚摸宝宝、与宝宝谈话、逗宝宝笑、和宝宝眼神交流、给宝宝哺乳等 。
父母的这5个行为,很容易破坏0-3岁宝宝的安全感,要避开
文章图片
这种有效的互动反馈给孩子的是:妈妈是稳定的依靠 。
孩子有了对妈妈最基本的信任 , 从而才能对这个世界产生信任 , 才能更好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并得以健康成长 。 并将这种信任感推及到与其他人的社会关系中 , 进而内心充满安定感 。
心理学家李雪说:
哭声免疫法、哭泣控制法等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 , 破坏婴儿的“全能自恋” , 让他吃惊地发现“这个世界居然不如我所愿 , 我哭的时候居然得不到及时回应” 。 也许母亲只是掐着表延迟了5分钟回应 , 但在尚未形成逻辑性空间思维能力的婴儿的感觉里 , 整个世界开始崩塌 , 地狱般的煎熬似乎永无尽头 。
如果一个孩子在生命最初的几年内 , 一直感受到的都是绝望 , 那么他的一生都是黑暗的 。
而且绝望的母婴关系通常需要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来疗愈 。
2.过早让孩子独自睡觉
父母的这5个行为,很容易破坏0-3岁宝宝的安全感,要避开
文章图片
父母让孩子分房独自睡觉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 , 可是让孩子太早独自睡觉 , 反而会让他产生被遗弃的恐惧感和对亲人的依赖感 。
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告诫年轻的父母们 , “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 孩子才能走向独立 。 ”
当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睡觉时 , 他们内心就会充满安全感 。 他们相信父母是自己的“保护神” , 会保护自己 。
但是 , 在房间分开之后 , 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 。 他就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惧、孤单 , 而且还会给孩子心理上被抛弃的暗示 , 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 。
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
虽然在分开的房间里睡觉很重要 , 但父母应注意孩子的成长阶段 , 并尽量不要在三岁之前分开房间 。
这是因为 , 现阶段的儿童非常依赖父母 , 他们的安全感尚未得到充分确立 。 实际上 ,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事情上与父母分开了 , 会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 , 更不用说晚上入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