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为什么说“奖励式育儿”要不得?德西效应揭秘,内驱力消失的关键( 二 )


这就导致孩子很容易对于奖励产生依赖:有奖励或者奖励丰厚的时候才要学习,没有奖励或者奖励不满意就可以不学习。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父母对孩子的奖励反而将孩子推向了反面。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父母要懂得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真正兴趣,而不是让孩子形式上表现得很爱学习。
作为家长为孩子设置奖励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奖励的度一定要设定合理,而不是喧宾夺主,导致孩子产生对奖励的额外依赖。

驱动力|为什么说“奖励式育儿”要不得?德西效应揭秘,内驱力消失的关键
文章插图

过多的奖励让孩子将重心放在了物质上,一切朝钱看
过多的外部奖励除了能让孩子产生对奖励的额外依赖之外,还会影响孩子的金钱观。
当父母频繁地通过给予物质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孩子的时候,
孩子就会将自己的行为(如学习)视为一种有物质回报的行为。
孩子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回报上,而不是行为本身。
如果孩子在学习做事之前,首先关注的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回报是否优厚的话,他们今后难免会遇到更多的挫折。

驱动力|为什么说“奖励式育儿”要不得?德西效应揭秘,内驱力消失的关键
文章插图

【 驱动力|为什么说“奖励式育儿”要不得?德西效应揭秘,内驱力消失的关键】孩子自身的内驱力和外部奖励带来的影响就像是天平两端的砝码。
如果不想让孩子受到“德西效应”的影响,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内驱力的一端“加重”。
父母不想让孩子受到“德西效应”的影响,激发孩子内心驱动力很关键
事实上,如果想要激发孩子自身的内驱力,家长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利用鼓励和夸奖,激发孩子内心的成就感
一般来说,同等条件下的成就感和外部奖励,前者对于孩子的影响更为深入。
这主要是源于孩子自身的比较意识,
孩子总是喜欢“比别人强”
,父母的鼓励和夸奖会顺势激发孩子内心的成就感,让孩子从心底里先认可自己,然后为了保持这种成就感,孩子就会主动去努力学习,从而巩固这种成就感。
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取得进步——孩子获得奖励,激发内心的成就感——从内心出发,继续去取得进步
不同于奖励式育儿,孩子的动力并没有和奖励本身挂钩,而是和内心的成就感紧密联系,这种内心的动力也会比外部的刺激更加稳定。

驱动力|为什么说“奖励式育儿”要不得?德西效应揭秘,内驱力消失的关键
文章插图

●顺其自然,尊重孩子的真正喜好
所谓的激发内心的驱动力和外部刺激,归根到底还是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度重视”:
就像是马拉松,外部奖励就是比赛奖金,内部驱动力就是运动员的坚定心态。
父母想方设法地采取一系列的办法,主要还是想让孩子跑得“再快一点”,可孩子的成长毕竟有他们自身的发展规律,
过分的要求自然会带来过犹不及的结果


驱动力|为什么说“奖励式育儿”要不得?德西效应揭秘,内驱力消失的关键
文章插图

父母与其说“揠苗助长”,倒不如适当放手,给孩子必要的活动空间,同时学会正确的引导,这往往比一味低强迫有用得多。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