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把儿子养废后,我才顿悟:得了“空心病”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律( 二 )

父母|把儿子养废后,我才顿悟:得了“空心病”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律
文章插图
那究竟该怎么办呢?正如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有特定规律的,那就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为什么孩子参加了那么多班,练习了这么多题,花了这么长时间,成绩依然很差?因为绝大多数父母只关注了孩子的行为,他的努力和自律都是做给父母看的,而不是主动想要做得更好。所以,唤醒孩子内驱力,才是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的唯一办法!但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长焦虑的教育下,都患上了“空心病”。什么是“空心病”:父母喜欢用物质奖励、惩罚、打压等等方式教育。这些孩子能够保持自律,都是依靠外力因素,所以他们难以有长时间、持续性的学习动力。一旦外力的撤销,孩子的自律系统就会崩溃。相反,当孩子通过学习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他产生自信心,刺激他挑战更有难度的学习,他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也就是——内驱力。父母|把儿子养废后,我才顿悟:得了“空心病”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律
文章插图
听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彻底明白了: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才是我们父母在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经过一段时间系统学习后,老师在具体分析了孩子的性格情况后,给了我一份长达5000字的方案书。总结起来就一点:学会“演戏”,将行为培养转化成内驱力培养。生活中是不是总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孩子考了95分,家长会说“考得不错,不过你得看看哪里做得不好,下次不要再犯错,争取考得更好!”这种方式完全错误。为什么?孩子给你看,表明他对这个成绩很满意,是希望得到你的赞美,而不是找他的问题。这时候就是树立孩子自信心与成就感最好的时机。期望被父母肯定和赞美是儿童的天性,当孩子出现家长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时,应该立即采用“赞美和鼓励”的方式,来进行强化,以此来增加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父母|把儿子养废后,我才顿悟:得了“空心病”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律
文章插图
举个例子:孩子某天主动洗了碗,你由衷地赞美和感谢她,那么再次出现这种行为的概率就会增加。当这种行为再次出现时,你继续赞美,就会不断固化这种行为。这也被称为“正向强化”。但有些家长说,我天天夸孩子,却把他夸得不知天高地厚,事实上,因为自大成绩差的孩子寥寥无几,相反,因为自卑成绩差的孩子却数不胜数。为什么没有用呢?那就要看看你是否做到这几步:一、“演戏”第一步:“放大”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拿回来一张90分的试卷时,其实看表情,我们就知道孩子的心理,当他表情高兴时,说明他对这个成绩是满意的,这个时候,他的目的就是希望你能表扬他。如果你对此并不满意,那你就该“演戏”了。这时,你应该这样说:“我太为你高兴了,你肯定对这次的成绩也很满意吧!妈妈真心祝贺你!”然后给一个肢体上的动作,比如摸摸头,拍拍肩,或者给一个拥抱。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你对此次成绩的进步的充分肯定,这就放大了孩子此时的情绪。父母|把儿子养废后,我才顿悟:得了“空心病”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律
文章插图
很多家长肯定就会不认同了,明明考得就不够好,这么大张旗鼓地夸奖,孩子以后就会对自己要求低,不知上进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举个例子:这个月你工作努力,老板给你发了500元奖金,你回家后高兴地跟大家分享你的喜悦,结果丈夫或者妻子吐槽:才500元奖金,不要太得意,你应该想想,下个月怎么拿到1000元!你是不是就会感觉很气馁,认为他的要求很过分,不懂你,看不起你。那怎样激发孩子,让孩子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呢?二、“演戏”第二步:夸具体进步点通过放大孩子情绪,孩子能有一个愉悦的心情听你接下来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哪里进步了。这是我们应该说:“儿子,我看到你最近做数学的时候,有好几次主动拿出草稿本,认真检算,所以这次计算全对了。”“而且头两天你问我的那3道题都做对了,说明你真的弄懂了,看来不懂就问这一点你做的也很不错哦!”……采用具体说明,帮助孩子找到自己能够进步的原因,此时的夸奖,就是为了激发他在下一次行为中,多出现这样的行为。【一定要具体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