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无法接受孩子平庸?背后的心理学暗示让人心疼

你能接受你的孩子 , 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吗?
一位咨询过我的妈妈明确地告诉我 , 她不能接受孩子平庸 , 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
为了让孩子处处领先 , 全面发展 , 这位妈妈花了很多心力去照顾和培养孩子 。 可是付出越多 , 随之而来的失望也越多 。
在我们身边 , 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心理 。 他们迫切地希望孩子脱颖而出 , 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 不惜让自己和孩子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
可是他们这么努力 , 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为什么我们无法接受孩子平庸?背后的心理学暗示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 答案恐怕会让他们失望 。 因为无法接受孩子平庸的背后 , 其实是无法接受平庸的自己 。
01为什么我们害怕平庸?
回望童年就会发现 , 那些对孩子要求严格 , 期望甚高的家长 , 自己也有着相似的父母 。 小的时候 , 他们也被父母施加过很大的压力 , 不停被灌输“你必须拿第一 , 必须赢过别人”的思想 。
在潜移默化中 , 他们接受并内化了父母的观念 。 有了孩子后 , 他们又把这种观念投射到孩子身上 , 要求孩子也必须优秀 , 必须处处比别人强 。
为什么童年时明明那么讨厌 , 长大后却会欣然接受父母的观念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 我们接受的其实并不是父母的观念 , 而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 , 一种在童年时期建立 , 足以影响我们一生的关系模式 。
说得简单一点 , 就是小时候父母怎样对待我们 , 长大后 , 我们就会怎样对待自己 , 对待别人 。
为什么我们无法接受孩子平庸?背后的心理学暗示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本身并没有错 , 但当他们不断地向我们提出要求 , 我们达到要求时 , 父母笑脸相迎 , 给我们拥抱和奖励 , 达不到要求时 , 迎接我们的只有批评、数落和警告 。
这样的行为模式传递给我们的心理暗示是:只有足够优秀 , 你才配得到父母的爱 , 才会被人喜欢 。
对弱小的孩子来说 , 父母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 , 最不能失去的 。 为了让父母喜欢自己 , 关注自己 , 孩子便学会用努力和成功来换取父母的满意 , 以及短暂的安全感 。
虽然二十年后 , 我们的身体已经长大 , 自己也已为人父母 , 但我们内在的小孩还活在过去 , 还活在“靠成绩换取爱”的模式里 。 所以我们才会复制父母的做法 , 逼着孩子出人头地 。
02最好的教育 , 是让孩子活成自己
可是 , 优秀的人才配得到爱 , 这个命题本来就是错的 , 不是吗?
为什么我们无法接受孩子平庸?背后的心理学暗示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如果我们继续延续父母的做法 , 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 , 最终的结果是不论孩子优秀与否 , 他都无法真正地接纳和喜欢自己 。 他会一直患得患失 , 害怕失去别人的赞美和关注 。
而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
我们希望孩子活得自信、笃定 , 不论周围的人怎么说 , 他都能坚定自己的目标 , 并为之努力 。 若想如此 ,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鞭策孩子 , 把他变得更优秀 , 而是和我们内在的小孩和解 。
告诉自己 , 我很好 , 我值得被爱 。 我不必证明我很优秀 , 也值得被好好对待 。
只有先做到爱自己 , 关怀自己 , 欣赏自己的与众不同 , 我们才能改变内在的关系模式 ,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
为什么我们无法接受孩子平庸?背后的心理学暗示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而一个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 , 注定是不会平庸的 。 即使平凡 , 也会闪烁着属于他的光芒 , 让人无法视而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