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睡“怪癖”多,别不在意,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值得重视

每逢亲朋好友聚会时 , 都会弹起我们“尴尬”的小时候 , 比如奶奶总是笑话我“小时候我每次入睡都得摸着别人的耳朵才能睡得着”;某个表弟非得抓着棉花才能睡;某个表姐却要含着妈妈的衣服入睡…… 。
我家大宝已经3岁了 , 自从能够自己入睡 , 她的入睡习惯就是一定要我用手抱着她的脖子 , 然后闻一闻我的手 , 不一会就睡着了 , 要是没有这个入睡仪式 , 那是说什么也不肯睡 。 为什么孩子睡觉时都会有一些“怪癖”呢?背后隐藏的心理学知识 , 家长有必要了解一下 。
孩子入睡“怪癖”多,别不在意,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值得重视
文章图片
孩子入睡“怪癖”的几个类型 , 你家属于哪种?
孩子入睡的“怪癖”一般发生在戒掉哄睡、能够自主入睡的阶段 , 有些宝宝用毛绒绒的小被子替代了妈妈的哄睡、有些宝宝用自己小手哄睡自己、有些则通过某些睡姿来入睡 。 下面孩子入睡“怪癖”的几个类型 , 你家属于哪种?
恋“人”类型
恋“人”类型大概行为就是:孩子入睡必须要有妈妈、爸爸或其他亲近的人陪着自己 , 然后以某个固定的方式入睡(抱着、闻着、贴着等) 。 我家二宝的“口味”就比较重 , 每天晚上非得抱着他爸的“香港脚”入睡 , 我闻着熏得不行 , 偏偏二宝爱得不行 。
孩子入睡“怪癖”多,别不在意,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值得重视
文章图片
孩子入睡“怪癖”多,别不在意,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值得重视】恋“物”类型
恋“物” , 顾名思义就是需要靠某个固定物品才能入睡的习惯 , 有些人称之为“恋物癖” 。 有个亲戚的孩子 , 无论春夏秋冬 , 从1岁时就必须抱着毛毯 , 抱怀里 , 用嘴咬着入眠 。 哪天被子洗了 , 这天肯定不睡午觉 , 必须马上烘干 , 抱着这个毛毯才肯睡 。
恋“感”类型
恋“感”就是要找到某种感觉才能睡 , 这种感觉不好形容 , 但是跟恋“人”和恋“物”不一样的是:不会固定于某个人或某个物品 。
比如有个网友分享他家孩子的入睡习惯:我家俩个娃的怪癖就是手上要抓着或者套着自己穿过的臭袜子才肯睡 , 如果在冬天就会抓着手套入睡;外出的时候就喜欢睡在拥挤的角落入睡 。
孩子入睡“怪癖”多,别不在意,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值得重视
文章图片
为什么孩子睡觉会有一些“怪癖”?背后的心理学知识了解一下
孩子行为的背后 , 一般都是他们心理特征的表现 。 因为缺乏语言表达方式 , 所以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缓解心理上的不适 。 睡觉“怪癖”隐藏着孩子什么样的心理呢?下面来看详细解答 。
入睡“怪癖”并不怪 , 是孩子寻求安全感的表现
随着孩子大脑发育完善 , 他们会逐渐掌握接觉能力和自主入睡能力 , 这两种能力的发育要求孩子开始自己睡觉 。 可自己睡觉哪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 他们会变得没有安全感 , 所以会通过其它方式来增加安全感 , 安抚自己尽快入睡 , 比如依靠某个物体或某种味道等 。
孩子入睡“怪癖”多,别不在意,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值得重视
文章图片
孩子睡觉“怪癖” , 从心理学上看 , 实则是一种“享受”
我小时候入睡习惯就是喜欢摸着别人的耳朵 ,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怪癖” , 当我一接触这个物体或做出这个动作的时候 , 身心愉悦、很舒服、很享受 , 我很快能够在这种有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入睡 。 所以对于孩子有入睡“怪癖”的行为 , 家长们无需过多在意 。
两种情况下的孩子睡觉“怪癖” , 家长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