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夫妻23年前生下龙凤四胞胎没钱抚养,如今有车有房生活幸福( 三 )


河南夫妻23年前生下龙凤四胞胎没钱抚养,如今有车有房生活幸福
文章图片
于是 , 热心市民首先捐钱捐物 , 河医大三附院也为他们免除了所有的医疗费用 。 随着杨家人的困境越传越广 , 还有想做慈善的企业家找上门来 , 表示愿意承担孩子成长期间的费用支持 。
有了这一波雪中送炭的帮助 , 杨家人顺利度过了最初手忙脚乱的艰难时期 。 不用太过担心经济问题 , 他们得以享受新生命降生的巨大喜悦 。
孩子们也很幸运 , 从出生那一刻起并没有遇上什么太过危险的疾病和险情 。 等到医院认为母亲和孩子的情况已经足够稳定 , 便向他们下了可以出院的通知 。
当杨家人乘坐河医大三附院的救护车、带着襁褓中的四姐弟回到老家时 , 几乎是在全村乡亲的围绕中进门的 。
四个孩子的成长需要比独生子女多得多的资源和精力 , 这也成了杨发林夫妻俩在今后努力的最大动力 。 一想到孩子在学校里、或者日常生活中需要什么花销 , 当爸妈的总是会希望:还是得多攒点钱才好 。
河南夫妻23年前生下龙凤四胞胎没钱抚养,如今有车有房生活幸福
文章图片
杨家的老家在出产“中国第一米”的原阳县 , 也是国家确定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县 。 在当地 , 农业是生活和收入的支柱来源之一 , 人们在地里种下小麦和水稻 , 希望从土地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收入 。
杨家共有20亩耕地 。 出于为了孩子们成长多攒点钱的想法 , 两口子多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把耕地打理得井井有条 。 四个孩子渐渐长大后 , 也因父母的勤劳潜移默化养成了勤于干活的习惯 , 一家人共同扛起农活和家务 。
不仅如此 , 在农闲时间里 , 夫妻俩还常常打听附近哪里有需要零工的消息 , 一有合适的活儿就出门打工 。 全家人一起努力不断积攒家底 , 不断改善自家的生活条件 。
为了纪念四胞胎出生后得到社会的无私帮助 , 杨发林夫妻俩给他们取名为杨春暖、杨夏连、杨秋爽、杨冬寒 , 希望他们能够抱着感恩的心成长 , 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
河南夫妻23年前生下龙凤四胞胎没钱抚养,如今有车有房生活幸福
文章图片
多年后的四胎之家
看到杨发林一家人选择的道路 , 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不是有社会会为他们提供帮助吗?还有企业家承诺了会资助 , 为什么这对父母还要那么辛苦地亲力亲为劳动抚养孩子?
对于这个问题 , 杨发林的想法实际上十分质朴:抚养孩子理所应当是父母的责任 , 来自社会的爱心帮助当然值得感谢 , 但是这并不是就此依赖社会帮扶的理由 。 关于生活 , 这家人表现出了极大的淡定与从容 。
也有人提出疑问 , 类似三胞胎、四胞胎这种多个孩子同时降生的情况 , 是不是有相关的补助规定?杨家因为四个孩子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困难 , 是否可以去申请补助来减轻负担?
关于此事 , 其实也有早有采访人员进行过面向有关部门的专访 , 到目前为止 , 并没有专项面对多胞胎情况的补助规则 。
河南夫妻23年前生下龙凤四胞胎没钱抚养,如今有车有房生活幸福
文章图片
会令人产生“多胞胎家庭有补助可领”的印象 , 实情往往是另一种情况:孩子多了以后 , 照料孩子也需要家人付出更多的心力 , 往往导致家庭收入减少 , 整个家庭的人均收入一旦低于了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 , 那么就当然符合申请补助的条件了 。
但是 , 杨家父母把抚养子女视为自身理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 并没有过多地想过呼吁社会帮助、申请补助之类的门道 。 他们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孩子们的成长与教育、地里的农作物情况如何 , 以及什么时候适合出门打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