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医生不会告诉你的自闭症“真相”
当家长发现孩子行为、思维异常后 , 第一反应肯定就是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 ,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第一次都能被确诊为自闭症 , 有些自闭症儿童 , 如轻度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 , 他们可能就需要4、5次才能被完全确诊 。
文章图片
但是 , 孩子确诊了也不意味着事情的结束 , 相反 , 问题才刚刚开始!今天 , 小编特意请我们机构的资深专家 , 解答许多自闭症家长关心的问题 。
(以下为小编和专家的采访内容)
第一个问题:专业机构好还是在家训练好?
小编:老师您好 , 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回答网友的问题 。
专家:帮助自闭症家庭其实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 倒也没有麻烦一说 。 如果我说的内容有用 , 能帮到更多的家庭 , 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
小编:好 , 感谢老师的理解 , 那下面我就开始第一个问题的提问 , 有许多家长打电话说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后 , 他们有些茫然 , 不知道是找专业机构好还是自己在家陪着孩子训练比较好?
专家: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有注意过 , 网上很多网友也是各执一词 。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 专业机构和家庭训练得两手抓 。
文章图片
从国内外的具体案例来看 , 大部分国家都选择的是“机构+家庭”的模式 , 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 , 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是自闭症儿童长期居住的“愉快环境” , 有利于改善他们行为刻板、兴趣狭窄 , 以及说话障碍等问题 。
但另一方面 , 由于大多数家庭缺乏专业性的知识 , 所以专业机构的介入必不可少 。 从专业度方面看 , 专业机构可以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智力、语言、兴趣、行为等方面的引导干预 , 也可以及时纠正在家庭引起的错误 。
所以 , 目前学界最佳的建议就是机构负责专业性方向的指导和干预训练 , 家庭进行补充和适应性的恢复 , 双管齐下才是合理的选择 。
文章图片
第二个问题:孩子有多动症 , 也算是自闭症吗?
小编:很感谢老师的精彩解答 , 的确 , 单一的训练方式未必利于自闭症儿童的恢复 。 那下面我们开始第二个问题 , 那就是“孩子有多动症 , 也算是自闭症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一位妈妈 , 她说自己的孩子整天特别爱动 , 坐不住 , 幼儿园老师就跟她说孩子有多动症 , 让她去查查是不是自闭症 。 不知道老师怎么看?
专家:首先在这里纠正很多家长的一个误区 , 多动症的专业名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是一种很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 。 但是 , 尽管很常见 , 但可不是说孩子爱动、爱闹腾就是多动症 。
要知道学龄前阶段(6岁前)的孩子本来就处于心思不定 , 爱闹腾的阶段 , 这可不一定是多动症 , 所以这位家长朋友如果真的担心孩子 , 可以带孩儿童医院做个检查 , 自己也能松一口气 。
接着我再跟大家讲讲为什么有的人认为多动症是自闭症呢?那是因为假性自闭症里面有个类别的通俗名称叫做“重度假多动症” 。 之所以称呼为“假多动症” , 就是为了和真的区别 。
结果有的人在传播的时候生生简化了名称 , 搞得真多动症反而成了自闭症 。 所以老师今天在这跟大家辟谣一下:多动症不是自闭症!
文章图片
【
- 17年前,不顾医生反对连生五个孩子的大妈,他们现在过得如何?
- 儿科医生:四种早餐易伤孩子脾胃,很多家长天天做,千万别再吃了
- 越来越多单身女性尝试“冻卵”,为啥医生不推荐?了解后再做决定
- 「诊室故事」医生看病不能只是开开化验单
- 男医生产检,孕妇要求换人。医生说的一句话,很现实
- 浙江:产妇生完要求结扎,医生劝说让老公结扎,产妇回答太难受
- 4岁男孩误食干燥剂,妈妈一杯冰水救了娃,急诊医生:做得好
- “6岁换牙就好了”,宝宝3岁就满口黑牙,宝妈毫不在乎,医生怒斥
- 吃一次难消化,很多父母还在喂孩子吃,医生:少让孩子吃
- 3种食物若常吃,或影响小孩发育,儿科医生提醒:日常最好少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