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之前如何给孩子做早教,靠一个动作,婴儿从零开始认识世界( 二 )
如果把孩子比作是科学家 , 这一次次的扔就是孩子在做实验 , 每一次实验的差距都是十分细微的 。 比如用力扔出去勺子的着地方式 , 轻轻地扔出去勺子会有哪些变化 , 往左扔 , 往右扔 , 通过重复的动作 , 进行动作的评估 , 最后孩子发现这些动作的模式——只下不上 。
是不是很神奇 , 孩子的行为像极了在做科学实验的科学家 , 他们求证真理是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得到的 , 并不是由父母们告知的 。
所以说 , 孩子看似没有任何规律的行为 , 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 作为父母 , 养育孩子要用对方法 。
【一岁半之前如何给孩子做早教,靠一个动作,婴儿从零开始认识世界】父母需要怎样做?
学会观察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 婴儿并不知道对错 , 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着探索 。
面对孩子频繁的重复行为 , 父母要学会用心去观察 , 只有用心观察之后 , 才能发现孩子的这些重复的行为背后的细微变化 。
父母可以这样做:
每天抽出固定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 , 来仔细观察;
写成长日记 , 来进行记录;
学会正确地帮助孩子
父母如何正确帮助孩子成长?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脚手架父母”的概念 。
简而言之就是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 , 给予适当的帮助 。
孩子喜欢从椅子上扔勺子 , 父母的正确帮助是不去打扰他;孩子想要爬上沙发 , 父母的帮助是可以在沙发上放上孩子喜欢的玩具 , 用玩具去吸引孩子 。
总之 , 父母千万不要帮倒忙 , 一种就是批评孩子 , 另一种就是帮孩子完成任务 。
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探索环境
给孩子看闪卡 , 带孩子去上早教课 , 这些所谓的早教反而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 真正地帮助孩子开发智力 , 父母只需要帮助孩子准备丰富的探索环境就可以 , 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 , 做好安全 , 孩子自然会在重复环境中创新 。
孩子学习的方式就是重复的探索 , 想要帮助孩子开发智商潜力 , 用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
- 孩子半夜爱踢被子,其实是因为心里苦,了解原因之后妈妈放心了
- 为何孩子在外总是没有礼貌,多半是缺乏生活礼仪的教育
- 指甲剪|心疼!一岁宝宝嘴唇被死死“咬”住
- 一岁孩子在公交车上憋不住想拉臭臭,母亲的做法赢得全车人的点赞
- 建立基本信任感,是宝宝一岁半之前,父母必须完成的任务
- 畸形|超过35岁又想生二胎的妈妈,这5种风险,在生之前还需三思
- 美国“省钱妈妈”低成本养一家7口,半年采购一次,是精明还是傻
- 和娇妻处于“半分开”状态后,马斯克收获首个女儿,七度当爹
- 18个月宝宝补钙半年患结石!给孩子补钙,这些坑你可能也踩过
- 宝宝爱摇头晃脑,后脑勺都磨秃半圈,是故意的还是身体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