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那些“假疼娃”的表现,不但家长要分清,还得让孩子心里有数

大家好 , 我是彩蛋爸爸~
都说隔辈亲 , 老人对孙辈的疼爱 , 比起父母来 , 有过之而无不及 。
但是 , 也有例外的存在 。
有些老人会摆在明面儿上 , 自己是不疼孙辈的 , 这种 , 父母反倒好处理 。
但是还有一类老人 , 他们“疼爱”孙子 , 只是疼在表面上 , 甚至让父母难做 。 对于这种 , 家长不但自己要分得清 , 而且还得让孩子心里也有数 , 别做错事情 。
老人那些“假疼娃”的表现,不但家长要分清,还得让孩子心里有数
文章图片
以为老人爱孩子 , 却发现 , 真正“爱”的另有其孙
小芳和老公结婚后 , 就住在市里 , 对老家的公婆也是非常孝顺 , 隔三差五就买些衣服、补品啥的寄回去 。
小芳夫妇差不多每个月都会回去看一次老人 , 老人每次也会给孙女准备三餐 , 虽然只有一个荤菜 , 鱼或者肉 , 但是小芳想着老人平日里节俭惯了 , 也就特别体谅老人 。 每次走的时候 , 还会留给老人生活费 , 千叮咛万嘱咐 , 让老人对自己好一点 。
有一次 , 婆婆生日 , 小芳和老公便想给婆婆一个惊喜 , 买了好些鱼肉虾等 , 准备给节省的婆婆做一顿丰盛的午餐 。
老人那些“假疼娃”的表现,不但家长要分清,还得让孩子心里有数
文章图片
到了家已经接近中午 , 才发现大姑姐和小侄子也在 。
进入厨房之后 , 小芳发现 , 婆婆正在做菜 , 而且有鱼 , 有肉 , 有虾 , 甚至还有很贵的那种蟹 。 和大姑姐聊天的时候 , 小芳知道 , 大姑姐只带了1个蛋糕 , 给婆婆买了件衣服 , 其他什么都没有 。 所以 , 这些菜都是婆婆自己买的 。
小芳心里挺不是滋味 , 在饭桌上 , 小侄子嚷嚷:“外婆 , 我喜欢吃的牛肉呢?这次怎么没有!”婆婆赶紧说:“给你买了 , 待会儿让你妈带回去!”
这一刻 , 小芳是彻底知道了 , 自己女儿一直是被“区别对待”的 。 看似老人对孩子很好 , 但是 , 对大姑姐的孩子更好!
老人那些“假疼娃”的表现,不但家长要分清,还得让孩子心里有数
文章图片
老人那些“假疼娃”的表现 , 不但家长要分清 , 还得让孩子心里有数
老人疼孩子 , 是情分 , 不是本分 。 这个道理 , 虽然大家都懂 , 但是 , 有些人情世故 , 早些让孩子知道 , 也没什么不好 。
只是“嘴上疼”
邻居家有位2岁的宝宝 , 都是奶奶带大的 , 爷爷平日里说得最多的 , 就是:“别的事情做不成没事 , 但是孩子一定要带好!”
无论是子女们 , 还是别人听了 , 都觉得这是个非常爱孩子的爷爷 。
老人那些“假疼娃”的表现,不但家长要分清,还得让孩子心里有数
文章图片
但是爷爷真的只是会“嘴上疼” , 给娃买东西 , 舍不得出钱 , 回到家看饭没做好 , 也不管奶奶带娃辛不辛苦 , 就开始责备奶奶 , 孩子缠着要爷爷玩 , 不到3分钟 , 爷爷就各种借口要走……
只会嘴上疼孩子的老人 , 在一定程度上 , 家长需要减少部分信任 。 在孩子长大之后 , 也要减少孩子对老人的期待 , 否则会让孩子有一种“爱可以作假”的错误教育 。
存在“偏心疼”
就像小秋的婆婆一样 , 对待孙女和外孙的态度 , 就明显不一样了 。
面对这种“偏心疼” , 大人心里都难免有落差 , 更何况是孩子 。 这样的“假疼” , 无论做子女的是否回去拆穿 , 都得在孩子察觉之后 , 与孩子讲清楚 。
老人那些“假疼娃”的表现,不但家长要分清,还得让孩子心里有数
文章图片
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 , 喜欢哪个孙子孙女 , 是老人的自由 , 我们无需计较太多 。 但是也得让孩子知道 , 作为父母 , 对孩子的爱 , 从来不会“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