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父母“摆烂式育儿”火了!( 二 )


90后父母“摆烂式育儿”火了!
文章图片
面对一些网友的质疑 , 有人解释说:冷处理之后 , 等孩子冷静下来 , 会再和TA讲道理 , 解释不满足的理由 。
90后父母“摆烂式育儿”火了!
文章图片
冷处理之后接上网友解释 , 这样的做法 , 还是可圈可点 。
如果面对孩子哭闹 , 父母只有冷处理 , 其实非常不妥 , 虽然冷处理会让孩子知道“闹是没用的” , 但在公共场合下 , 孩子的问题既没有解决 , 又丢了面子 。
当代的父母们知道不能惯着孩子 , 面对孩子的撒泼一旦选择“认输” , 孩子得到满足之后不会变得乖乖听话 , 反而会越来越任性 , 动不动就撒泼打滚 , 借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
同时也知道不能直接当场教育孩子 , 哭闹中的孩子根本听不进去是一方面 , 另一方面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 , 并出现自惭形秽的念头 。。
很多时候孩子比大人更要面子 , 当TA觉得很丢脸时 , 心里所感受到的羞耻感 , 远比我们想象中大 。
其实 , 从“摆烂式育儿”这个词义上就能体会到 , 这是父母的无奈之举 。
父母对孩子的哭闹完全没有办法 , 既然不能让孩子停止 , 那就只能在旁边看着 , 中心就是反正不能惯着 。
90后父母“摆烂式育儿”火了!
文章图片
“一做四不做”
治服熊孩子
不对哭闹撒泼的孩子当众教育、妥协、冷处理 , 不是意味着就不管了 。
孩子当众撒泼哭闹 , 李玫瑾教授曾提出一个“一做四不做”原则 , 值得我们每一位借鉴 。
90后父母“摆烂式育儿”火了!
文章图片
当孩子懂得拿哭闹来要挟家长时 , 我们要坚持这样两条基本原则:▼
一做:明确告诉孩子这样做是错的 , 闹没用 , 实在想闹就继续闹吧 。
孩子的请求不合理 , 家长完全有权利拒绝 , 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心软 。
这样做并不是狠心 , 而是在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 告诉TA有些事并不是“你小你有理” 。 一旦家长觉得孩子当众撒泼太丢人而选择妥协 , 孩子会抓住大人这个弱点 , 没完没了 。
四不做:不骂、不打、不跟哭闹中的孩子讲道理、不假装离开 。
通过当场长篇大论讲道理 , 或者是用打骂把孩子给教育安分了 , 这两种方式往往结局都一样:没啥用 , 家长的大道理仿佛耳边的噪音 , 根本听不进去 , 以后该怎样还是会怎样;同样 , 把孩子单独关在房间里反思 , 相当于关禁闭 , 也没有丝毫教育意义 。
“摆烂式育儿”里 , 父母们就深谙此道 。
但李玫瑾教授提出的解决办法 , 与“摆烂式育儿”的父母的做法有所出入 。
李玫瑾说:在街上 , 特别是有外人的场合 , 当孩子耍性子时 , 父母应将孩子抱起直接回家 , 或带到一个安静的环境中 , 看着TA哭 , 进行一对一地管教 。
上面我们也提到 , 孩子是需要面子的 , 并且家长也可能会受到公共场合人群的影响 , 达不到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 ,
因此 , 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把孩子抱到一个不会妨碍别人 , 也不会伤到自己的安静的环境中 , 陪着孩子 , 等TA发泄完情绪冷静下来之后 , 再管教孩子 。
孩子在哭泣的过程中会闭眼 , 但是也会有3次睁开眼睛的时候:
第一次睁开眼睛 , 孩子是想看家长有没有关注自己 , 这时候家长只需要盯着孩子就可以了;
第二次睁开眼睛 , 孩子看着家长依旧无动于衷 , 心里会想:他们怎么不来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