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这碗毒鸡汤坑了多少孩子!父母懂得这一点
文章图片
教育是农业 , 不是工业流水线 。 农民都知道一个常识:光照太强或缺乏、施肥过早或太晚、过猛或不足 , 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育成长 。 同理 , 孩子成长更需要适宜的阳光与沃土 。
当下 , 有许多父母着眼于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 为了让孩子将来更优秀 , 总是在拖延和推迟对孩子的承诺 , 让他一次次满怀期望又失望 。 但是 , 任何人为拖延都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过多的压力 , 对其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
说到“延迟满足” , 就不得不提一下儿童心理学中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 在20世纪60年代 , 斯坦福大学的WalterMischel博士把一群孩子关在一个小房间里 , 给每人发一个棉花糖 。 并且告诉他们:这个棉花糖可以马上吃 , 但如果坚持等到研究者回来(通常15分钟) , 就可以得到两个棉花糖 。
在随后十几年的跟踪研究中 , 他发现:那些能等待研究者回来的孩子 , 长大后的表现均优于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 , 包括人际关系、SAT成绩、同学评价 , 等等 。
据此 , waltermischel博士认为 , 那些等待研究者回来的孩子拥有一种很强的能力 , 叫作“延迟满足” 。 这种能力使孩子能更好地校正自己的道路 , 抵制诱惑和歧途 。
文章图片
最早对“延迟满足”提出重大质疑的是2012年罗切斯特大学的一项实验 。 实验发现: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更安稳、更熟悉 , 且他们能确信研究人员带给他们第二颗糖 , 那选择“延迟满足”的孩子人数会大大增加 。
这一实验动摇了棉花糖实验的根基 。 因为 , 我们一直所推崇的“延迟满足” , 很可能只是孩子建立在对成人世界信任基础的某种结果而已 。 它很可能并不是原因 , 而是结果 。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时候 ,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和教育 , 可能未必是好的 , 甚至弄巧成拙 。
父母必须明白 , 影响儿童大脑发育的正向因素是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阳光、沃土) , 负面因素则是“压力”(阴影、缺肥) 。 在压力中长大的孩子 , 前额叶和边缘系统会受到压抑 , 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可能会较差 , 同时更容易陷入焦虑、抑郁和负面情绪之中 。
这样长大的孩子 , 很可能会失去对世界的信任 , 从而更容易陷入过度怀疑、过度保守、难以行动的怪圈中 。
文章图片
所以 , 很多在严苛教育里长大的孩子 , 成年后会有一些“报复性”和“代偿性”行为 , 也更容易生活在童年的恐惧、渴求和阴影之中 。
建议父母区分“延迟满足”与“适时反馈”两种不同的“施肥”策略 。 “延迟满足”是把本应得到的回报往后延 , 告诉孩子:现在得不到这些回报 , 但将来总是能得到的 。 所以 , 你必须要控制、压抑自己 , 撑过这段时间 。 它本质上是一种对欲望和需求的抑制 , 用未来的回报来激励自己 。
“适时反馈”则是把回报的时间拉长 , 把它分摊在达成目标的整个过程之中 , 并且让孩子学会从过程中获得乐趣 , 把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视为一种回报 。 它并不抑制孩子的欲望和需求 。
举个例子:孩子想吃肯德基 , 父母说 , 如果你坚持做一周家务 , 周末就带你去吃肯德基 , 这种钓鱼的方法就是“延迟满足”;父母没提要求 , 看见孩子主动做家务 , 马上给予肯定和鼓励 , 这就是“适时反馈” 。 相比“延迟满足” , “适时反馈”更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
- 怀孕|“快看,我的崽!”未成年爸爸炫耀13岁女友怀孕,后续惊到我了
- 我长大了|那一刻,我长大了
- 李玫瑾|“二胎家庭”的新型偏心,比重男轻女更伤人!家长别不上心
- 金平县|送走女儿后,他再次走上战“疫”一线
- 因为|当初信誓旦旦“不生二胎”的人,为何最后纷纷打脸?理由太现实
- 孩子因柿子而“丧命”,到底怎么回事呢?医师将真相告诉你!
- 什么|学生迎来4个“好消息”,家长欢呼雀跃,就连教师都跟着沾光
- 久别重逢,老公晚上过于“激动”,结果导致妻子“黄体”破裂
- “二胎家庭”的新型偏心,比重男轻女更伤人!家长别不上心
- 生孩子时,产妇不要“作”,有些让医生厌烦的事情尽量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