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了!安静的宝宝咬人,抓人、踢人了?( 二 )


3.社会交往能力较差 。 晗晗的语言表达能力差 , 导致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差 , 而家长却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去引导孩子正确与人交往的方式 , 知道情绪发泄的正确方法 。
教育策略:
1.对攻击性行为和危险行为 , 老师要坚定地阻挡
当晗晗出于爬高等危险性行为时 , 老师是要去阻止她的 , 并且要告诉晗晗“爬高是危险的 , 不能爬高” 。 当晗晗出现抓、咬老师的时候 , 老师温柔而坚定阻挡晗晗 , 双手抱住晗晗 , 避免被晗晗咬到 , 甚至咬伤 , 并且一边告诉晗晗“咬人是不对的 , 不可以咬人” 。
2.规则意识的正面强化和提醒
关于晗晗不喜欢结束户外活动时 , 老师可以提前2分钟预告晗晗:“还有2分钟 , 我们就要回去啦” , 并且到了时间后 , 老师就要带着晗晗一起回到课室 。 老师也可以为晗晗设置规则闹钟 , 当晗晗听到闹钟响起时 , 就带晗晗回到课室 。
3.家园积极沟通与合作

幼儿教育
来说 , 家庭和
幼儿
园是影响
幼儿
发展的两个主要环境 ,
幼儿

教育
和家庭
教育
是一个整体 , 两者不能脱节 , 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
教育
效果 。 我们应当充分地认识到 , 虽然
幼儿
园对儿童的
教育
作用较大 , 但家庭
教育
往往对
幼儿
影响更大 。 而且 , 父母与孩子有着血缘关系和亲子之情 , 家庭
教育
与家庭生活密切结合 , 家庭
教育
的作用是
惊呆了!安静的宝宝咬人,抓人、踢人了?】幼儿
园教育无法代替的 , 家庭教育影响很大的 。
教育效果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和家长的不断沟通 , 对孩子的更多关注 , 在家园合作的共同努力下 , 晗晗抓人、咬人的频率有所减少 。 当晗晗自行跑出课室外活动后 , 能在老师的闹钟预告后 , 老师带她回课室了 , 晗晗也较少出现哭闹、大叫、抓人、咬人的情况了 。
惊呆了!安静的宝宝咬人,抓人、踢人了?
文章图片
教育启示:
首先 , 家园合作才能真正帮助幼儿进步 。 作为老师 , 我们要善于在工作中
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的预约家长到幼儿园进行一对一、近距离的交流与沟通 , 在促进家园之间情感交流的同时 , 也让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在园情况 , 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就感到很放心 , 也使家长对老师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 , 体谅 。
其次 ,
要善于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幼儿 , 并对幼儿的行为予以及时、正确的评价 , 支持要有效 。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 , 不同的行为问题也要用不同的方法 。 只有这样 , 孩子的问题才能逐渐解决 。 当然 , 这些问题行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纠正的 , 老师和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进步和退步 , 要坚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