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VS悲伤?孩子眼中的“清明节”,可能与家长想象中大相径庭( 二 )


文章图片
该不该让孩子眼中的清明节 , 添上一抹悲伤的色彩?
小宝宝对死亡是没有任何概念的 , 一般到上幼儿园以后 , 3~4岁开始 , 对死亡有些好奇和恐惧 。
许多孩子在幼儿园期间都说过:“爸爸妈妈会死吗?你们还能活多少年?我不想让你们死” 。
美好VS悲伤?孩子眼中的“清明节”,可能与家长想象中大相径庭
文章图片
不过孩子的这种悲伤是间接性的 , 他平时不会一直想着这件事 。 可能是在看动画片时触景生情 。 或是突然想到死亡 , 才会感到非常害怕和难过 。
小糖果也是如此 , 她在幼儿园时就问过我 , 爸爸妈妈能活到200岁吗?我说“有些难度” , 她为此难过了好几天 。
随着孩子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 , 加上对死亡的理解不是很透彻 , 便更加关注清明节期间 , 有哪些好玩的和好吃的 。
美好VS悲伤?孩子眼中的“清明节”,可能与家长想象中大相径庭
文章图片
那么家长到底有没有必要 , 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呢?糖妈提示 , 很有必要 , 只要注意引导的方式就好 。
美好VS悲伤?孩子眼中的“清明节”,可能与家长想象中大相径庭
文章图片
借助清明节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 家长这样做
死亡教育对孩子的人生有重要意义 , 他们会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 正确处理自己的悲伤情绪 , 家长引导过程中注意这几件事 。
不必将死亡 , 形容得过于美好
不能对孩子说人死了之后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 或是云彩上 , 或是城堡里 。 这样形容的画面虽美好 , 但也让孩子对死亡有错误认知 , 甚至向往死亡 。
无论是人的生命还是动植物的生命 , 衰落和死亡都是自然规律 。 但我们可以通过保护自己 , 爱惜身体等各种方式 , 让死亡到来得慢一些 。
美好VS悲伤?孩子眼中的“清明节”,可能与家长想象中大相径庭
文章图片
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进行死亡教育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 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一样 。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时 , 要根据他们年龄的特点 , 改变细节上的方式 。
面对3岁前的孩子 , 家长可以借助观察“树叶的一生” , 坏掉的娃娃等方式 。 通过比较直观且不残忍的方式 , 让孩子了解生命消逝 。
4岁以后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 这时如果孩子问到人去世的问题 , 家长就不能再撒谎了 。
美好VS悲伤?孩子眼中的“清明节”,可能与家长想象中大相径庭
文章图片
并且要让孩子知道 , 生命逝去是不能再复生的 。 所以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的生命 , 不做危险的事情 , 不伤害自己的身体 。
糖果妈妈心里话:
最后也要让孩子从生命教育中 , 体验到更深层的意义 , 人从生下来到去世就像是走了一条很长的路 。 虽然终有一天会到达终点 , 但这一路上的风景也是一种收获和成就 。
有些人虽然不在了 , 他留给我们的物品、思想 , 就是他来过的证据 。
生命是脆弱的 , 也是美好的 , 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且美好的事情 , 才不辜负生命 。
【今日话题】你对孩子进行过死亡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