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他为什么能插队?”你的回答,决定孩子一生的格局

大家好 , 我是布谷妈妈~~
带布妞在游乐场玩 , 玩到一半 , 她说要上厕所 。 我们走到厕所门口 , 发现前面还有好几位小朋友在排队 。 于是 , 我和布妞也老老实实站在队伍后面 。
这时候 , 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女孩冲过来 , 不由分说 , 就挤在了最前面 。
布妞看到这个场景 , 抬起头问我说 , 妈妈 , 她们为什么不排队?
是啊 , 大家都遵守规则 , 她们为什么不排队呢?
我想 , 这个场景大家并不陌生 。 只是 , 当孩子问 , 为什么那个人不遵守规则时 , 我们该怎么回答?
在继续这个话题前 , 我想先跟大家聊聊“秩序感” 。
“妈妈,他为什么能插队?”你的回答,决定孩子一生的格局
文章图片
一:关于“秩序感”
6岁前的孩子 , 会经历一个“秩序敏感期” , 并且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2岁 , 因秩序遭到破坏而哭闹 。
比如茶几上本来摆着一盆花 , 但哪天你觉得挪个地方更好 , 于是你把花搬走了 。 孩子看到后 , 哭闹不止 , 直到你把花又摆回去 , 他才停止 。
第二阶段:2-4岁 , 为了维持秩序 , 大声说“不” 。
孩子的刷牙杯一直是有图像的一面朝外 , 但有一次你随手将他的杯子放在洗漱台 , 图像朝里 。 孩子看到后 , 指出来说 , 妈妈 , 你放错了 , 杯子的图像是朝外面的 。
第三阶段:4-6岁 , 开始维护秩序 , 要求大家都遵守规则 , 并且将规则内化成道德的一种 。
一群孩子玩滑滑梯 , 大家都有秩序地一个个往下滑 。 但突然有个孩子不遵守规则 , 挡在入口不让别人进 。 这时候 , 孩子们就会纷纷批评他 , 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 应该让大家一起玩 。
“妈妈,他为什么能插队?”你的回答,决定孩子一生的格局
文章图片
孩子为什么会经历这样一个时期 , 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秩序感会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
蒙特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到 , 孩子在发展秩序感的时候 , 其实也是他性格和品德形成的时候 。
当孩子发展秩序感时 , 他开始有了“对”、“错”之分 。 因为在他看来 , 符合秩序的行为 , 才是好的 , 破坏秩序的行为 , 则是坏的 。
当孩子内心有一个秩序感 , 并且愿意遵守和维持秩序的时候 , 他便会将这种秩序感 , 内化成自己性格的一部分 。
●比如上学后 , 他不会将书包、课本乱扔 , 而是收拾得整整齐齐 。 需要的时候 , 就能快速将物品找出来 。
●又比如 , 他懂得爱惜自己的物品 , 不随意破坏 。 因为维持一个物品本来的样子 , 是他内心遵循秩序的需要 。
●他还会将学到的知识 , 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脑海里 , 而不是杂乱无章地一股脑塞进去 。 当提到一个知识点时 , 他能举一反三 , 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 构建“图书馆”般的头脑 。
●尤其是长大后 , 他能分清楚主次 , 将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堆事理出个轻重缓急 , 提高做事效率 。
这就是“秩序敏感期”带来的好处 。 它让孩子的生活 , 变得有规律 , 有秩序 , 安排得井井有条 。
“妈妈,他为什么能插队?”你的回答,决定孩子一生的格局
文章图片
当父母带着孩子争分夺秒插队、闯红灯时 , 看似是“占了便宜” , 但实际上 , 却在一点一滴地破坏孩子内心的秩序感 , 让他不管在行为还是心理上 , 都变得混乱不已 。
当你了解到这一点后 , 我想 , 你便不会再因为气不过 , 也带着孩子去插队 。 毕竟 , 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 , 惩罚自家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