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是什么节 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

落叶归根,我们的文化也有属于自己的根,春节是我们自古以来流传下来总共几千年的一个重大的文化传统,所以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非常重视的,而在春节当中,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习俗 。

正月十六是什么节 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

文章插图
正月十六风俗
正月十六这天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后面,在这天也有非常多的习俗和讲究 。“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 。”这首民谣不知在我们这里留传了多少年了 。所以当有人说,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但有好衣服穿,好东西吃,还不需要做家务 。大年初一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们并不自由,因为大年初一有许多顾忌,尤其说话做事最不能随便 。而正月十六才真正是我们孩子的天下,是大人们随心所欲玩的日子 。
【正月十六是什么节 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扛笆斗舞火把
在农历正月十六这天的傍晚,人们通常很早的就吃过了晚饭,随后就开始“扛笆斗” 。所谓“扛笆斗”,就是用一只纱布袋子装一些生石灰,把它绑在秤杆的一端,人拿着秤杆的另一端,把纱布袋往地上丢,地上就留下了一个个白斑 。当然,“扛笆斗”也有一定的规定,总是先要从河边水码头往上“扛”,然后是房前屋后门口天井和房屋里面,当“扛笆斗结束后,房前屋后就到处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白斑 。因为白斑越多,就预示着今 年粮食收成愈好 。
炸麻花撩人骂
在这天还有撩人骂的风俗,这个风俗听起来很奇怪,但也是很多地区盛行的 。大人们都跨完火把回家炒麻花了,炒麻花就是把玉米放在铁锅用火烧了炒,有的人家没有玉米,就用稻谷代替;据说,炒麻花能炸老鼠眼睛;玉米愈炸得凶,老鼠就死得越多 。父母亲在家里炸麻花时,此时的我们玩性正浓,继续我们自己的游戏了 。老人们说,十六夜如果被人家骂最吉利,俗称骂“晦气”,能去掉一年的晦气 。所以,当大人回家后,我们几个伙伴就在农庄上到平时最爱骂人的王婶家撩他们骂 。通常的做法是三步曲:敲窗户、踢门、放鞭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