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什么意思 万物生长气温回升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惊蛰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三 。又被叫做“启蛰”,这个节气的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

惊蛰是什么意思 万物生长气温回升

文章插图
惊蛰对农耕的影响
惊蛰不仅影响着农耕,同时它的到来也影响着气候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
惊蛰的由来
关于节气也有别称,比如“惊蛰”也被称为“启蜇”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 。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 。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
反映物候的节气
【惊蛰是什么意思 万物生长气温回升】关于每个节气大部分都可以在史书中的记载看到 。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 。”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