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来历和风俗 平分春季外出踏青

不管是节日还是节气,都有它的来历和风俗,如果认真去了解有关的节气节日习俗,会发现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春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气,春分的到来意味着冬天正式结束,人们开始进入春天,但还是有一部分地区还没进入春天 。

春分的来历和风俗 平分春季外出踏青

文章插图
春分的来历
每个节气都不是平空而来的,每个节气都是有来历的 。春分的来历也值得好好了解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
春分过后进入春天
春分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节气,因为这天昼夜相等 。春分是春天中的第四个节气,在惊蛰之后的节气,也属于二月节气,其时间通常为每年公历的三月二十号或者二十一号 。春分这一天的夜晚时长和白昼时长相等,而春分过后,白昼时间会渐渐地比夜晚时间要长,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分过后正式进入春天 。
放风筝寄托希望
【春分的来历和风俗 平分春季外出踏青】春分以后,很多地区的天气已经开始逐渐变得暖和起来了 。大自然春色渐浓,到处都是花团锦簇,此时人们纷纷开始外出踏青,户外而放风筝也是此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活动 。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放风筝,是希望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