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怎样上好一节课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怎样上好一节课】这个问题是一个大概念,语文老师有很多种,好的语文老师也有很多种 。同样是优秀的语文老师,上课的方式也会完全不同 。我不会试图去阐述这样广阔无边的问题,我这里只是因为看了一个网友的描述,感受到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教语文的一种方法,觉得真心佩服,所以做一个记录,勉励自己罢了 。
据这位网友描述的他所幸遇见的那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归纳起来是不按套路出牌 。第一个不按套路,高一开学,不按课本体系,宕开一笔,讲的居然是汉字的造字法,给学生讲那些常见字的写法,它的起源、发展、变化,一直讲两个星期 。第二个不按套路,《雨中登泰山》这篇课文,学了足足一个星期,期间还拓展了泰山的历史、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等 。第三个不按套路,只讲了一篇课文,直接把进度跳到课本最后的文言文 。第四个不按套路,他讲文言文,会顺带讲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礼仪方面的知识,例如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古人上下台阶的规矩等,学生也觉得很有趣 。第五个不按套路,分析课文像侦探一样去分析文中人物的行为,例如《赤壁之战》中周瑜是如何用心理战术忽悠蒋干的,《党员登记表》中人物行为的不合理之处,居然敢于指出课本的课文的缺陷 。第六个不按套路,叫学生扔掉大部分复习资料,只留下一本,这一本却讲得很仔细 。第七个不按套路,讲一篇作文要用一个星期,讲记叙文的时候会给学生讲弗洛伊德分析学的理论 。
据作者说,就是以上七个不按套路的教语文,让他作文提升到50分以上,更重要的是,让他改变了对语文课的刻板印象,认识到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有趣 。
归纳起来,这位语文老师具备以下素质和理念 。一是丰富的知识,心理学的、文字学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文艺批评的,各方面的知识十分渊博 。二是教语文就是教语文,不是教课本 。对课本的理解超出了课本的范围,他用课本教了学生如何有滋有味地阅读,教了泰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教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教了汉字的起源和变化,而这些都是语文知识 。他的教学运用了课本,但是超越了课本 。
一句话,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一定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一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的语文老师 。以此自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