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销量的兼职可信吗 店铺刷销量靠谱吗

为提高销量、增加美誉度,一些卖家寻找网红、大V刷单炒信
【诚信建设万里行】网红的好评、直播带货的流量,可信吗?
阅读提示
在刷单团伙操纵下,“粉丝”可以有,“互动”可以买,“好评度”能够提升,“播放量”可以增长 。从最初的人工刷量到现在的机器刷量,刷单炒信这一网络黑灰产已经发展到影响商家生存的地步,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必须加以整治和清理 。
在电商平台上,用户评价往往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参考因素 。正因如此,一些不良卖家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获取更多交易机会,寻找网络红人、知名博主等进行评价,以此提高商品销量、提升用户好评度和店铺信誉 。此外,一些商家通过邀请网络红人、知名主播等进行直播带货,以此提高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
然而,网红、知名博主的好评,直播带货中的度、流量,可信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网络虚假宣传篇,对一些商家利用网红效应虚构评价以及直播带货中虚构度、流量等刷单炒信问题进行了曝光 。
利用网红效应虚构评价
2020年底,浙江省杭州之壹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根据11家大众点评平台入驻商家打造所谓网红店的需求,招募大量大众点评平台网红、大V到店付费用餐 。
这些网红、大V在用餐后,编造好评“作业”发布并予以高分点评 。杭州之壹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对网红、大V的“作业”审核后,将餐费予以返还 。该公司通过此类方式在大众点评平台内帮助相关商家提高了星级并大量增加优质评价,通过内容和流量双重造假,帮助商家欺骗、误导消费者 。
无独有偶 。广东省深圳市诺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2020年4月起,利用朋友圈发布“增加大V数量、小V到店体验、增加浏览量”等服务内容,承诺帮助客户提高在餐饮平台的星级和排名 。
该公司利用不同账号登录操作,为平台内店铺虚假评价“五星”满分,而非实际到店消费者的真实评价 。该公司通过虚假好评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
上述两家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分别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罚款20万元、1万元 。
雇佣“水军”刷单炒信
近些年,刷单炒信日益呈现出组织化、职业化、规模化等特点,甚至形成黑灰产业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刷单炒信这条产业链上,组织者、卖家和“刷手”是3大主要角色,在严厉查处卖家刷单行为的同时,还应严肃追究帮助刷单主体的法律责任 。
在浙江省台州市,陈某在2018年、2020年前后分别注册了浙江小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番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辣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家企业,申请“企业QQ号”并雇佣员工21名,分设成“排单组、审核组、导购组、售后组”,运营刷单炒信工作 。
同时,陈某还借助“小水滴”“大水滴”“猫头鹰”专用刷单软件,搜索有刷单需求的商户,分配“刷手”刷单任务,完成虚假交易,帮助网店经营者在平台的评价体系内获取更高的商业排名、信用度和用户访问量,误导消费者 。
自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29日,陈某刷单2951750单,刷单商品总金额3.59亿余元,获利372.93万元 。
陈某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罚款200万元 。
网店的好评、销量可以刷,直播间里所谓的粉丝量、观看量、点赞量也可以刷出来 。一些卖家通过营造直播间的虚假繁荣,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非理性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