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态农业 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农业

近年来 , 生态农业一词被频繁提起 , 越来越多的和科技相关联 , 生态农业也得到广泛利用 , 国家对于其建设也有大力推动 。那什么是生态农业?它有哪些模式?国家有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吗?
生态农业简介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 , 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
生态农业特点
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 以大农业为出发点 , 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 全面规划 ,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 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 , 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 , 相得益彰 ,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
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 , 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 , 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 ,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 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 , 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 ,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 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
高效性
【什么是生态农业 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 , 实现经济增值 , 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降低农业成本 , 提高效益 , 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 , 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
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防治污染 , 维护生态平衡 ,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 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 , 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 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 ,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时空结构
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 , 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 , 相得益彰 , 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 , 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 , 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 。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 , 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
食物链型
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 , 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 , 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 , 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 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
综合型
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 , 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 , 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
国家相关的生态农业优惠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