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改编的歌很火的 类似《琵琶行》的歌( 二 )


国潮体现对传统的再造
为更全面了解古风歌曲在青少年中的接受情况及影响 , 笔者对太原师范学院200余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经统计 ,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表示听过或可以接受古风歌曲 , 半数以上的同学能够随口唱出喜爱的古风歌词 。也有个别同学表示反感 , 主要原因是“伪古风” 。
所谓“伪古风” , 其主要表现就是打着古风和传统文化的旗号张扬个性 , 歌词不注重叙事逻辑 。前言不搭后语导致不易理解 , 或只是文言词汇的生搬硬套 , 甚至是生编硬造 , 忽视对原本古典诗词中“温柔敦厚”的诗教或文化精神的探寻 。追溯古典艺术的源头 , 诗词歌赋发挥着“吟咏情性 , 以风其上 , 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的作用 。春秋时期的诗骚 , 风雅比兴让士大夫沉醉;唐诗气象雍容 , 展现大国风貌;宋词既有柳李的清新婉约 , 更不缺苏辛的豪放恣肆;元明清的《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在戏曲中演绎人生 。这些经典借助文字和声音传承千百年 , 历久弥新 , 刻印在民族精神和文化中 , 在后人心中激荡起层层共鸣的涟漪 。分析古风歌词的特点 , 就是要针对问题引导背后的艺术创作趋势 。
我国古典文化蕴含丰富的艺术资源 , 可以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关键是如何挖掘、利用 。
当下 , 国潮奔涌 , 既有民间自发的古风歌曲创作 , 也有汉服文化热 , 还有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综艺类节目为代表的各主流媒体的创新之作 。这些都是对古典文化的体认 , 是民族自信和文化复兴的物质表象 。在这种大背景下 , 引导古风歌曲创作“去伪存真” , 领悟传统文化 , 尤其是古典诗文中的精髓 , 用民族精神的丰厚滋养去破除流行文化的困境 , 不失为一种创造性继承、创新性转化 。
(作者:武玥 ,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