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可以治相思病的药方 治相思病的药方

在《红楼梦》第28回中,宝玉当着王夫人的面给黛玉开了一剂古怪的药方,说包管一料未完,就好了 。在上篇文章里,我们具体研究了药方的涵义 。那么,现在咱们再分析,为何这料药宝玉没配成,反倒薛蟠配成了?又为何要用王熙凤头上的珠花来配?

古代可以治相思病的药方 治相思病的药方

文章插图
宝玉接着说,“前儿薛大哥求了我有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个方子 。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 。太太不信,只问宝姐姐 。”
这里有几个数字,“一二年”“二三年”,曹公写这几个数字是啥意思?难道就是为了表明时间流逝么?要知道《红楼梦》里无一闲笔,哪怕几个数字也是有用的 。其实,这是暗合了前文中,宝玉“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之意,去寻找解决情幻冤孽摆脱相思之苦的方子 。薛蟠也在反复寻找,结果,他还真把药配成了!“花了有上千的银子” 。
为何薛蟠花了上千银子才配成的药,宝玉却声称只需三百六十两?说白了,宝玉所言的这个方剂是专治“相思病”的方子,这就需要周天完满,而“三百六十”恰是一个周天 。薛蟠的“上千银子”是“三百六十”的三倍!等于说薛蟠连错过了三个周天!本来“三”在中国文化里就是很多的意思,连错三次才配成姻缘,何其艰难!
古代可以治相思病的药方 治相思病的药方

文章插图
雪芹老师为何这样写呢?他其实就是在告诉读者,对于自己所爱之人,若欲结为姻缘,有两种典型方式:一是像宝黛二人一样,互相心仪,讲究周天之数;再者就像薛蟠,为了娶香菱,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伤了人命!“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两种方式就是“正邪两赋” 。“正”不易且艰,而“邪”却大行其道 。
王夫人最终有没有给宝玉三百六十两银子去配药呢?肯定没有 。因为她压根儿不赞成宝黛“木石姻缘” 。所以,宝玉有方儿也配不成药,治愈不了黛玉的相思苦,终成憾事 。
接着往下看,宝玉要王夫人问宝钗此事是否属实 。“宝钗听说,笑着摇手道:‘我不知道,也没听见 。你别叫姨娘问我 。’王夫人笑道:‘到底是宝丫头,好孩子,不撒谎 。’”
古代可以治相思病的药方 治相思病的药方

文章插图
【古代可以治相思病的药方 治相思病的药方】宝钗为何不替宝玉圆谎?因为她并不赞成哥哥薛蟠的做法,也不赞同宝黛的“木石前盟” 。事不关己,“一问摇头三不知” 。而王夫人反倒夸奖宝钗,说她是好孩子,不撒谎 。其实宝玉并没撒谎,而宝钗装不知,反倒在撒谎 。“到底是宝丫头,好孩子”,暗示王夫人最终是同意了宝钗嫁给宝玉的,“到底”选择了宝钗这个好孩子 。
“宝玉站在当地,听见如此说,一回身,把手一拍,说道:‘我说的倒是真话呢!倒说我撒谎!’说着,一回身,只见黛玉坐在宝钗身后,抿着嘴笑,用手指在脸上画着羞他 。”
这里的“真话”“撒谎”指什么?在宝玉的情感世界里,“木石前盟”才是真话,而“金玉良缘”却是谎言 。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宝玉连续出现了两次“一回身”,这也在提示宝玉后来会有两次“出家”,“回头是岸” 。“黛玉坐在宝钗身后,抿着嘴,用手指在脸上画着羞他”这个画面,将成为二宝结婚后,长时间内,宝玉经常梦到的画面 。
古代可以治相思病的药方 治相思病的药方

文章插图
凤姐终于站出来替宝玉作证了,她向王夫人讲述了薛蟠配药之事 。那么,薛蟠配药,为何非要用凤姐这个“活人”头上戴过的“珠花”?有“活人”,必然就有“死人” 。这是在暗说,曾因拆散鸳鸯,王熙凤头上负戴两桩人命案:张金哥与守备之子,还有尤二姐 。王熙凤不是说了么,她曾给薛蟠“两枝珠花”和“一块三尺大红库纱” 。这“两枝珠花”就是两桩命案,“一块三尺大红库纱”其实就是新娘子的新婚盖头!新娘子的红盖头通常是三尺三寸 。此盖头暗寓薛蟠之妾香菱之事,薛蟠打死人,如果没有凤姐所在的贾府这个靠山,贾雨村会乱判“葫芦案”、让薛蟠得到香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