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辛弃疾的代表作有哪些( 二 )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
诗意: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
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
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
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
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

唐代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辛弃疾的代表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所作 。这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
此诗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 。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
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像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正是对唐朝重新抬头的地方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是该诗的名句,意境沉郁痛快,豪迈奔放 。作为今日头条的忠实读者,真心希望《今日头条》像“王濬楼船下益州”一样,王气霸现,越办越好 。
唐代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辛弃疾的代表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三、《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xiāo)然 。
【唐代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辛弃疾的代表作有哪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诗意:
人有谁会不顾虑自己要衰老,
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
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
头发稀少帽子也会斜到一边 。
书卷搁置不看是为爱惜眼睛,
常艾灸是因为年迈诸病多缠 。
经历过世事才能够见多识广,
接触的人多才能够一目了然 。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
克服忧虑就会心情畅快舒坦 。
莫说太阳到达桑榆已近傍晚,
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
唐代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辛弃疾的代表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六十四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也已三年 。这两位早已是诗文至交,在经历了长期的仕途辗转、阅尽了人世沧桑之后,终于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兴 。由于又都垂垂已老,并同患有足疾、眼疾,更免不了同病相怜 。
白居易在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一诗中,便表现出了对衰老的一种消极悲观情绪:“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刘禹锡便写了这首答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