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孩子说话晚的五大原因

宝宝都一岁多的,已经到了学说话的年龄,和他什么他都能听得懂,就是不张口学说话 。不管爸爸妈妈怎么教,怎么引导,他都迟迟不开口,就连一个最基本的爸爸妈妈也不会叫,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不急坏我们的爸爸妈妈呢?为什么孩子迟迟不说话?宝宝说话晚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宝宝到了正常说话年龄还不会说话,也不代表就是哑巴从此不会说话 。每个宝宝说话的早晚大不相同,有的孩子8个月就开始说单个的词,不到1周岁就能说简单的句子 。也有的小孩,智力很正常,3-4岁才会说话,甚至有的到5岁时才会说话 。

导致孩子说话晚的五大原因

文章插图
不过,一般来讲,1岁的幼儿可以连说两个重音的字,如灯灯,东东,果果 。以后渐渐能说出2-3个字组成的词,如,电视机、毛巾、凉鞋带 。想要某个东西时,会用手指着并说出名称 。
宝宝说话早与晚,除了孩子本身的发育状况区别之外,不爱说话的父母也是影响孩子迟迟不开口的原因 。
宝宝开口说话的能力主要受两类因素影响,一是生理条件,如先天性听觉器官或大脑某些部分受损、先天体质差、遗传等,都会影响语言能力发展 。
【导致孩子说话晚的五大原因】二是宝宝所处的外界环境,包括良好的语言氛围,幼儿语言的互动对象和交流的机会等 。
如果宝宝生理上一切正常(如果父母说话就比较晚,可能会有遗传,这是正常的,不能简单的以开口早晚判断智力高低),就要分析宝宝所处的语言学习环境是否有问题,找到原因再对症解决 。
宝宝说话晚原因之一
语言环境是否过于复杂 。现在很多家庭里,语境不统一,如宝宝的奶奶说地方话,妈妈说广东话,而爸爸说普通话 。同时面对几种不同的语言,让处在语言敏感期的宝宝不知道自己究竟该跟谁学,他很可能会选择不说 。
宝宝说话晚原因之二
是否包办代替太多,让宝宝缺少开口说话的机会 。很多“勤快”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让宝宝懒于说话,失去了学说话的动力 。如孩子想喝水,刚想张嘴提出要求,这时眼明手快的父母就已经把水杯递了过去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惰性心理,不愿再张嘴说话,而是通过手势和眼色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
宝宝说话晚原因之三
是否与宝宝缺乏交流,让宝宝没有学说话的语境 。现在大多数家庭里都是老人带孩子,而老人本来就话少喜静,如果父母下班后再不和孩子进行充分的语言交流,那么孩子就会缺乏学习语言的情境,语言发展自然受影响 。
导致孩子说话晚的五大原因

文章插图
宝宝说话晚原因之四
是否常对宝宝指责、担忧说话晚 。很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家宝宝和同龄宝宝做比较,如果当着外人批评宝宝说话不如别的小朋友清楚流利,甚至嘲笑宝宝读音不准确,都会刺伤他的自尊心,让宝宝对开口说话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 。
小编寄语:1-2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 。语言的发育与环境及所接触的人有一定关系 。如果环境单调,带管小儿的人寡言少语,幼儿的语言发育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父母在 此时期应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尽量多与他交流 。不要怕罗嗦,不必担心孩子听不懂 。
本文由妈妈育儿网(https://www.mmyuer.com/)小编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