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儿护理误区 说不定你就被“吭”了

宝宝经过十月怀胎脱离母体生存,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妈咪体外的生活,因此这段时间的护理特别重要,而在护理脆弱的新生儿宝宝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其中一些问题是不多见的,是让许多新手爸妈手足无措的情况 。
虽然老一辈的人也留下了不少护理新生儿宝宝的神秘传闻,可这其中不泛有些方法是没有科学依据,不能延续的哦!关于新生儿护理的9大误区,不防随本文一起来认识了解下 。

关于新生儿护理误区 说不定你就被“吭”了

文章插图
新生儿护理9大误区
新生儿护理9大误区
1 、新生儿不能见光
新生儿不能被强烈光线照射,强烈光线会伤害宝宝 。但这并不等于说新生儿不能见光,如果把宝宝的房间布置得很昏暗,或只给宝宝开一盏小瓦数的灯泡甚至彩灯,这对宝宝视觉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另外室内光线太暗,还可能影响妈妈的心情,使妈妈感到视觉疲劳 。此外由于视线不清,爸爸妈妈也不能及时发现宝宝是否有皮肤黄疸或其他情况 。
所以,民间所说的新生儿不能见光是错误的 。
合理安排新生儿的生活环境新生儿身体幼小、娇嫩,最好选择朝南的房间作为宝宝的居室 。居室阳光充足,宝宝可以晒到太阳,不容易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佝偻病 。白天不要给宝宝的居室挂窗帘,尤其是比较厚、颜色比较深、花色比较暗的窗帘,晚上完全可以使用正常的照明灯 。
2 、新生儿不宜用中草药针剂
不少父母以为中草药的副作用小,所以常常要求医生医生选用板蓝根、鱼腥草、蒲公英、大青叶等中草药针剂 。其实,这些针剂并不全是无毒的 。
临床上应用的不少中草药针剂,在制剂过程中都加上了一种叫苯甲醇的药物 。
这是一种常用的局部止痛药,经肝脏氧化,代谢产物再由肾排出体外 。由于新生儿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难以对苯甲醇分解,容易积蓄造成中毒 。而且,某些中草药含有氧化物质的成分,会诱发或加重新生儿的黄疸,所以说,新生儿不宜用中草药针剂 。
3 、不能将新生儿捆绑
许多家长都把新生儿用包布或棉被包得严严的,捆得紧紧的 。家长们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怕孩子长成“X”型或“O”型腿,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把新生儿捆起来,使其失去自由活动的能力,不利于孩子的呼吸和活动,妨碍包裹内湿热的消散,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
胎儿呈弯曲的、椭圆形的球体形,出生后,他仍保持这种屈曲状态,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必要加以纠正 。
4、 乳腺肿大挤不得
男女新生儿都可于出生3~5天在乳腺部位出现蚕豆至鸽蛋大小的肿块,若强力挤出,尚可挤出点乳汁 。对于这种现象,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根据传统说法要对女婴的奶头挤一挤,否则女孩子成人后奶头会凹陷或奶腺管不通等 。
这种说法和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这是孕妇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所致,多于生后2~3周消退,若强挤会使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甚至化脓,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 。因此,不能给新生儿挤奶头或乳房 。
关于新生儿护理误区 说不定你就被“吭”了

文章插图
新生儿护理9大误区
5、不许碰宝宝前囟门
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新生儿的囟门是命门,不允许碰,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 。甚至医生在为宝宝检查囟门的张力和大小时,也往往会遭到父母的质疑 。其实,碰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的说法没有科学根据 。
囟门,俗称“天顶盖”,是宝宝颅骨与颅骨之间尚未完全衔接的 。两块额骨与顶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只有脑膜、头皮和皮下组织的菱形空间,叫前囟门;两块顶骨与枕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小三角,叫后囟门 。人们常说的囟门是指前囟门 。新生儿前囟平均是2.5×2.5厘米,也有个体差异 。宝宝前囟如果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就应引起重视,因为前囟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