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或打开千亿新增市场空间!5G小基站潜行:现在是爆发前夜

_原题为:5G小基站潜行:现在是爆发前夜
摘要【未来或打开千亿新增市场空间!5G小基站潜行:现在是爆发前夜】作为宏基站网络传输能力的补充,小基站建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招商证券就指出,由于波长短导致穿透能力弱,宏基站信号对室内深度覆盖难度加大 。室内微型基站能对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形成“补盲补热”的效果,未来几年室内微型基站建设将是5G网络建设的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未来约有1/3量级小基站用于解决信号覆盖问题,另外2/3则面向行业需求设立 。
进入5G大力部署时期,因其技术特性与前面四代不甚相同,新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
作为宏基站网络传输能力的补充,小基站建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招商证券就指出,由于波长短导致穿透能力弱,宏基站信号对室内深度覆盖难度加大 。室内微型基站能对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形成“补盲补热”的效果,未来几年室内微型基站建设将是5G网络建设的重点 。
近日,共进股份(603118.SH)基站通信总经理吴亚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预计今明两年会以宏基站建设为主,2022年小基站建设会进入迸发期 。“因为2022年产业需求逐渐发展起来,那时对小基站的个性化需求、对产业的定制需求就会到起量的时候 。”
但是与宏基站类似,小基站在前期也面临着需要较大投入、毫米波小基站国内生态尚需不断完善等背景,商业模式与生态构建正在这段时间内逐步潜行 。
Strategy Analytics无线运营商战略服务总监杨光向采访人员指出,5G时代的最大不同在于对行业应用的赋能,尤其表现在室内的小基站应用需求较多 。至于应用的爆发节点,需要考虑到应用5G技术的行业其自身发展规律 。
“国内小基站市场的理论空间很大,不过传统行业做起来节奏较慢,不同行业需求不同 。一些传统行业需要针对性制定行业规范,小基站产品还需要满足某些领域的产业监管、测试认证等需求,这些也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积累 。”
“补盲”能手小基站
其实早在前面几个通信世代中,小基站产品就已存在,只不过由于前几代宏基站的通信传输能力并不差,信号穿透效果也没有太受到通信性能的影响,导致其存在感看起来不太高 。
5G时代小基站主要解决的就是室内等多阻隔环境下,信号的覆盖问题 。根据国盛证券的分析,高频和短波特性使单个5G宏基站信号的覆盖半径相比4G宏基站减小,以中国电信获得的3.5GHz频段为例,其5G宏基站信号覆盖半径为250m-500m,远低于4G时期的1km-3km 。
而在2019年中下旬,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韦乐平就曾在公开演讲中指出,5G时代小基站将迎来巨大机遇,中国市场5G小基站数量预计有数千万量级 。
还有一个例证:前段时间有消息指出,因日常功耗过大,为避免闲时空转,洛阳的5G宏基站被设定了定时休眠 。这一度引发热议,不过在杨光看来,这其实是正常的技术措施,行业内对该种模式已经探讨多年,只不过在5G时代,这种举措的急迫性被放大了而已 。
对此,吴亚力解释道,5G宏基站耗电量大,一方面是因为5G的技术本身耗电量大,同一个站要接入用户数和流量都比4G高很多 。如果按照单位信息流算,5G的单位功耗比4G低,只不过是总量绝对值大 。
“小基站本身就是以低功耗的方式补盲 。宏基站的覆盖广,但是在很多场景无法做到信号全面覆盖 。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用宏基站部署,从功耗和成本来说都会造成很大浪费 。”吴亚力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但小基站从单位耗电量来说,会略有下降,虽然小基站依然有计算量、传输等要求,导致也有一定耗电量,但肯定比宏基站的总体耗能要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