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游戏经验( 二 )


1、家长应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做孩子成功的合作者 。
2、兴趣是孩子活动的动力和出发点 。
因此家长在活动前应注重引起孩子参与的兴趣,只有和孩子一起共同完成他感兴趣的活动,一同克服困难,一同享受成功,才会同孩子建立起一种心理上的交流平台,才能了解到孩子真实的心理活动与想法 。
3、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目标,指导孩子的活动 。
有很多家长都错误地认为,要求越高对孩子越有帮助,其实不然 。只有适当的要求才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有的家长在指导孩子活动时,因为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或未达到要求,家长就不耐烦了,严厉地指责孩子,批评孩子,使原本快乐的游戏活动不再受孩子的欢迎 。这是极为不好的 。所以在亲子活动中,家长应该耐心地指导孩子 。
4、家长在活动中要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 。
如果家长在和孩子一起活动时能多问孩子几个“这该怎么玩”,“让我们一起试试,好吗?”我想会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能力 。在亲子活动时,家长还可以从孩子的各种表现中进一步较全面地了解孩子,从而有针对性地,游刃有余地教育孩子 。
5、家长要信任孩子 。
在进行亲子活动时,很多家长怕孩子失败、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不行,往往牵着孩子的手不放,致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出现了胆小、任性和一些不良的行为,令人后悔莫及 。所以在此提醒所有的家长朋友: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获得锻炼的能力,发现孩子,相信孩子,信任孩子 。
6、家长应多用鼓励的方式评价孩子,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
欣赏孩子是一门艺术,成人的鼓励会给幼儿以信心与动力,让孩子努力做好一件事 。所以在孩子成功或失败时,家长都应以鼓励的方式评价孩子 。
四、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亲子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组织的引导者,还应是家长和孩子们的合作者 。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幼儿,我觉得教师都应该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
1、直接性指导
开展亲子活动时,家长可直接观摩老师指导孩子,也可请教师介绍一些教育观念及方法或者让教师直接告诉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完成游戏 。
2、个别性指导
在父母指导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个别指导父母应该怎样去做 。
3、评价性指导
在每次活动的结束部分,教师可将活动中观察到的父母指导孩子的一些好的例子介绍给大家,然后分析其中一些科学的观念及方法,以此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
4、点拨式的指导
在父母指导孩子活动有一点小困难时,教师应帮助父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家长在以后再碰到此类问题时就有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
5、归结性的指导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家长应如何指导孩子的方法加以小结并加以归纳,帮助家长巩固练习 。亲子教育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 。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家长在活动中获得了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从而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 。
总之,我觉得亲子活动以其生动、活泼、有效、实用的教育形式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也给家长们提供更多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 。今后我们将义不容辞地引领家长更好地走近亲子教育,倡导亲子互动,增强家园合力,共促幼儿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