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玩电影”,游戏行业已折腾了40年

近年来,真人影像游戏越来越多 。这类游戏从选角、布景到拍摄几乎都按照影视标准制作,除去互动选项的操作之外,游玩过程和看电影几乎没什么区别 。此前的《夜班》《她的故事》算是开了个好头,今年也有《死亡成真》、《复体》这样制作水准很高的作品 。

为了更好的“玩电影”,游戏行业已折腾了40年

文章插图
《夜班》的摄制水平相当出色
实际上,“玩电影”的潮流早在上个世纪就曾兴盛过,作为连接游戏与影视的一座桥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真人影像游戏的前世今生 。
充斥色情与暴力的FMV时代
上世纪80年代,游戏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那时图形技术还相对落后,粗糙像素构成的画面,还远远谈不上真实性 。后来随着CD容量的大幅增长,游戏足以承载较长的视频文件,有些厂商灵机一动,将真实的照片、视频放入游戏当中,用有限的机能呈现出了极度真实的画面,借此吸引到了不少玩家 。
为了更好的“玩电影”,游戏行业已折腾了40年

文章插图
当时的FMV游戏基本等于加了点互动操作的短片
这类游戏被称为FMV(全动态影像游戏),在当时以根据分支选项播放影片的AVG为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将角色与场景拆分再拼合,实现了射击、格斗、动作冒险等复杂玩法的游戏 。《街头霸王:电影版》就是用电影演员的动作素材拼接而成,让游戏和电影原作在质感上实现了高度契合,给《街霸》玩家带来了不少惊喜 。
为了更好的“玩电影”,游戏行业已折腾了40年

文章插图
《街头霸王:电影版》
FMV游戏逐渐吸引了索尼、EA和世嘉等许多厂商投入制作 。其中世嘉对FMV游戏的热情很高,甚至专门与影视游戏公司合作来制作这类作品,在自家的MD、土星等主机上推出过不少,掀起了一股“玩电影”的风潮,其中还包含《野球拳》、《沙滩美女拼图》这种大家都懂的作品 。
为了更好的“玩电影”,游戏行业已折腾了40年

文章插图
PS1上的《野球拳》其实是从世嘉主机上移植而来的
可实际上,FMV游戏的制作并不简单 。影片的拍摄成本往往要从200万到300万美元起,这在80、90年代对一款电子游戏来说是笔大数目 。有些厂商还会邀请当时的好莱坞影星来拍摄FMV,史泰龙就曾为自己的电影《越空狂龙》制作过同名FMV游戏,借着演员与ip改编效应,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和评价 。
为了更好的“玩电影”,游戏行业已折腾了40年

文章插图
任务失败的话,史泰龙还会嘲讽你
但对于一些小公司而言,别说知名演员了,他们甚至掏不出买一个好剧本的钱,权衡之下只好选择B级片的邪典套路:找些漂亮姑娘和精神小伙,用廉价的血浆和轻薄的衣物,拍摄出充满色情、血腥、异端内容的画面来吸引玩家 。《收割者》中就有大量的邪教屠杀场景,《死亡地带》里也有露骨的性爱场面 。虽然这些FMV游戏靠着眼球刺激卖得不错,但也因“过于张扬”遭受了诸多恶评 。例如专注于看妹子被虐的《午夜陷阱》,就因为谋害、绑架女性等不良情节,被当时的美国参议院点名批评;而《真人快打》所呈现的真人处决技因过于血腥也引发了不少负面讨论 。FMV游戏的社会风评变得很糟糕,这让游戏市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往好的一面看,此举也间接促使了分级制度的产生 。
为了更好的“玩电影”,游戏行业已折腾了40年

文章插图
《收割者》的许多情节都相当反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