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过度是祸害 这些误区别去闯

合理的胎教有助于胎儿的智力发育,为了孕育优质宝宝,妈妈都会认真的做好胎教工作 。而胎教的方式有很多,包括:音乐胎教、故事胎教、环境胎教、触摸胎教.....等 。
胎教虽好,但凡事不要过度,否则只能将利变成弊 。孕期胎教,妈妈千万记住,以下三个误区闯不得 。
误区一随时进行拍打胎教
不少准妈妈都听说,当胎儿踢肚子时,母亲可轻轻拍打被踢部位,然后再等第二次踢肚 。胎儿再踢,母亲就再拍打 。每天早晚两次,每次3-5分钟 。这种随时随地的胎教,可以加强宝宝和自己之间的互动,有利于胎儿的智力发育,这样生下来的宝宝在听、说和使用语言方面都能获得最高分 。

胎教过度是祸害 这些误区别去闯

文章插图
妈妈网专家提醒:胎动并不是宝宝闲来无事在和你做游戏,他可能只是伸个懒腰,或换个睡姿 。其实,胎儿90~95%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的状态,如果准妈咪时常不顾场合和时间便拍打肚皮,很容易引起胎儿的烦躁不安,反而会影响胎儿休息 。
支招:胎教要适时适量 。准妈可以先观察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选择胎儿醒时进行胎教,且每次不超过20分钟 。其次,胎教要有规律性 。每天要定时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利于出生后再认,为其它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
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 。在施教过程中,母亲应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与胎儿共同体验,建立起最初的亲子关系 。
误区二 音乐胎教只认莫扎特
如今,最热门的胎教莫过于音乐胎教 。各种世界名曲、童音、小夜曲等都被准父母们列入胎教音乐之列,而莫扎特的音乐更是不少准家长们的首选 。但有不少人,不管自己是否喜欢,只认莫扎特的音乐,翻来覆去地听,即使孕妇听得头晕脑胀,仍然“坚持”;有的准妈妈特地对着肚子放音乐 。
莫扎特的音乐是不少准家长们进行胎教的首选
妈妈网专家提醒:胎教过程中的一些强迫孕妇接受自己不喜欢事物的行为,并不利于胎教 。孕妇的心情好坏对胎儿的影响明显,如果妈妈的心情乱糟糟,那么宝宝也会躁动不安、缺乏耐性 。此外,对着肚子放音乐的做法,也不科学,胎儿的耳蜗非常娇嫩,特别是内耳基底模上的短纤维十分稚嫩,突然遭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
支招:胎宝宝在母亲肚子里长到4个月大时就有了听力,长到6个月时,胎宝宝的听力就发育得接近成人了 。正确的音乐胎教方式应该是,孕妈自己经常听音乐,间接让胎宝宝听音乐 。音乐胎教时,应控制在70分贝左右,1000赫兹左右,每5-10分钟休息一下 。总的时间和音量以妈妈听着舒服没有压力为准 。
胎教过度是祸害 这些误区别去闯

文章插图
误区三 光照胎教越早越好
光照胎教,是指对胎儿给予一定的光照刺激,以促进胎儿视网膜光感细胞的功能发育 。在已有的动物试验中表明,光照对视网膜以及视神经有益无害 。通过彩色超声波观察可知,胎儿在感受到光照后会立即出现转头避光动作,同时心率有所增加 。
光照胎教,是指对胎儿给予一定的光照刺激
妈妈网专家提醒: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视觉功能发育较晚,一般七个月的胎儿视网膜才具有感光功能 。过早地对胎儿进行光照胎教也是多余的 。
支招:孕妈妈可以在怀孕24周之后,用手电筒紧贴孕妇腹壁照射胎头部位 。但不要影响胎儿正常的生理周期,必须在有胎动的时候进行胎教 。光照时可以配合母子互动对话,综合的良性刺激可能对胎儿更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