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9周:剖腹产会“夺走”孩子的情商!


孕39周:剖腹产会“夺走”孩子的情商!

文章插图
据最新的一项社会医学研究表明,在针对近年来国内高校学生自杀的案例调查和分析发现,八成以上自杀大学生都是难产或剖腹产所生,因为剖腹产,致使这些大学生情商欠缺,内向内闭,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自我压抑,终于走上绝路 。产科专家呼吁遏止不断高企的剖腹产率,提高自然分娩比例 。
城市剖腹产高达八成
解放军157医院妇产科主任郭会平透露,近年来我国剖腹产率一直高企 。高居不下的剖腹产率有医院和医生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产妇及其家属的原因 。高剖腹产率所带来的负面后遗症,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困难,不容忽视 。
一般而言,人们都会认为,高剖腹产率一定会带来高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实际上,与上世纪70年代很低的剖腹产率相比,现在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并未呈现正相关的下降 。
郭会平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分娩是怀胎的结果,是大自然必然的现象,自然分娩强调的是顺其自然 。剖腹产有严格的医学指征,主要包括如下一些突出特征:胎儿头与孕妇骨盆不正,胎位异常;孕妇第一胎剖腹产,或者多次剖腹产,再生时需要剖腹产;孕妇肥胖,生不下来;胎儿宫内窘迫;孕妇有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等 。
但是按照2005年的统计显示,中国大城市医院的妇产科的剖腹产率都徘徊在70%~80%,农村的比例更高,一般在90%左右;而同期日本社会的剖腹产率只有10%左右 。郭会平说,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中国城市的剖腹产率正常值应该在40%左右,现实数字大大偏高了 。
剖腹产率高有三大因素
郭会平从社会医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市剖腹产率偏高的几大原因:
首先,1995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正式实施后,对产科医生的接生和孕期、产妇保健都做了很严格的法律责任规定,因此对产科医生的压力越来越大 。大多产妇及其家属担心胎儿死亡,极力要求剖腹产,万一小孩出事,医生也觉得压力承受不起,也不得不开刀 。而很多产妇剖腹产手术前,产科医生在与家属做手术前谈话时,很多产妇家属都是带着委托的律师,带着录音机“上阵”谈话,给产科医生带来很大的压力 。
人为因素的出现,近十年来使大城市的剖腹产比率大增 。
按照手术前医院和孕妇及其家属的手术协议,一旦剖腹产出现意外,医生和医院是不承担法律责任的 。
其次,现在很多产妇(特别是城市的外来工孕妇)在孕期没有得到很好的产科医生指导,或者根本没有孕期指导,只知道给孕妇大补,导致产妇过于肥胖,以至于难产,但到了该生产的时候,生不下来只有剖腹产 。
第三,现在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很多家庭都使用起了胎儿监护仪器,即使家庭没有也常常在孕期到医院用胎儿监护仪器进行监测 。从科学的角度,胎儿监护仪器都很精密 。郭会平说,因为很多孕妇及其家属过度相信胎儿监护仪器监测到的指数“证据”,而产科医生的医学经验反而不可靠了;于是医生面对孕妇及其家属就强烈要求剖腹产,面对医学仪器上明白显示的科学“证据”,显然也不愿意自己承担生产意外责任,干脆听之任之,孕妇及其家属怎么说就怎么做 。
实际上,这样一来,医院产科的质量也随之大大下降 。护士不会接产,医生不会观察孕妇产程特征,在很多医院产科很是普遍,造成医疗机构的产科质量下降,也反过来提高了剖腹产的高比例,形成了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