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形象为啥在孩子心中变了味


妈妈的形象为啥在孩子心中变了味

文章插图
现在的“十龄童”们都是在长辈们悉心呵护下成长的,尤其是母亲更是功不可没 。然而,不曾想,在孩子们的眼里,“母老虎”、“河东狮吼”、“变色龙”竟成母亲形象的代名词,这不仅令人们大吃一惊,更是让倾注了全身心血的母亲们无法接受 。
但是,童言无忌 。把自己的妈妈刻画成“母老虎”、“河东狮吼”、“变色龙”的形象,应该是他们内心真实思想的流露 。如果在平时,听到这样的形容也许可以一笑而过,可一道作文题,4200份考卷竟然有超过7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题材———被妈妈逼着整天做功课,学习压力大,期望妈妈给自己一点时间 。
3000名孩子不约而同的“共同心声”,足以成为引起整个社会关注的、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尤其值得母亲们的高度警觉和深刻反省 。
需要反省的是众多家长自以为是的成才模式———“逼子成龙”,不管愿不愿意,总是不断地往孩子稚嫩的身体和心理上加压,即使是节假日,每天面对的,不是这样的学习班,就是那样的培训班 。
人一生中无忧无虑,最为幸福的时光,就几乎完全被英语、舞蹈、钢琴、小提琴、绘画等等所“侵占”,大量沉重的学习任务压得他们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本该充满阳光、充满欢笑的快乐童年,少了许多美丽的色彩和欢快歌声 。
因此,要解开这个疙瘩,还需要家长尤其是母亲们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用科学、理智的成才观念来纠正过火、甚至是极端的“清规戒律”,把自由的空间、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 。


南京明年起在幼儿园旁建房有新规定
中国母亲少有全职妈妈 幼儿教育照搬西方不可取



幼儿园开学一个多月,王星云觉得自己可真累!他儿子上的幼儿园给家长布置的各项“作业”实在太多了 。王星云因此非常留恋孩子放寒假———那段没有“作业”的时间 。采访人员最近走访了天津市的几家幼儿园发现,学习西方的办园理念渐成时尚 。
一些家长向采访人员抱怨:“现在的方式好是好,可中国家长不像国外有全职妈妈,我们哪有时间那么投入地互动和交流啊!”
手工制作难度脱离实际 不忙孩子忙坏家长
王星云4岁的儿子在天津一所一类国办幼儿园,当初为了让儿子上这所大家公认的好幼儿园他可是费了不少劲儿 。这家幼儿园也推行“开放式”办园,让孩子从小多接触外界,参与各种活动,同时也要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日常教学 。王星云非常欣赏这种教育方式,因为它“在真正培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嘛” 。
可是没想到,这种办园理念实际上成了锻炼、培养家长耐心的一种运动 。
一次,幼儿园搞联谊活动,要求每班同学都要自己动手做一种玩具,然后小朋友们跨班一起玩儿 。儿子的班里分到的任务是做一种“棉花棒”———缝一个布套在里面放上棉花 。可这种手工活儿孩子哪儿会呀?只能家长完成 。可是现在家里一般都没有布,而且平时工作也忙,家长根本没有时间去买 。
到了交作业的当天,正是工作日,夫妻俩只能早上5点多起床,把家里的一个床单撕开,“千针万线”地缝成了外套,这才发现家里根本没有棉花 。不得已,他们又撕掉另外一张床单,填进去 。最后,两个大人做了一早晨的玩具,也没有被幼儿园老师评优,孩子还非常不高兴 。“说是让家长利用家里的物品与孩子自制玩具,但不能脱离实际 。
”王星云说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应该从实际出发,一个小班的孩子能折个纸鹤、飞机就不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