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子游戏小猫钓鱼


幼儿亲子游戏小猫钓鱼

文章插图
设计意图
在幼儿的生活中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对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为此开展了《小猫钓鱼》活动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构建连续、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教育中,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帮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为幼儿学习数学提供广泛的基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础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
游戏内容:
1、家长先要准备好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
2、家长告诉幼儿 。"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幼儿会回答"1"条 。当幼儿再钓到一条鱼时,家长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幼儿回答"2条" 。
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3条鱼"当幼儿钓到第4条鱼时,家长问幼儿:
一共钓了几条鱼?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说出总数,"3条鱼加上1条鱼是4条鱼" 。
游戏指导:
1、幼儿钓鱼时,家长要鼓励幼儿不慌不忙的钓鱼,锻炼耐心 。对于钓不到鱼的幼儿,家长可以手把手的帮助 。
2、幼儿在达到游戏目标时,若有兴趣,把鱼放在里面重新进行 。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 。针对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他们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及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性 。活动关键在于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
数学活动“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数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幼儿有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
2、懂得只要专心才能做好一件事,学会本领 。
3、丰富词汇: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专心 。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
2、活动难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
活动准备:小猫手偶、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猫弟弟特别爱吃鱼,猫妈妈每天都到小河边去钓小鱼给猫弟弟吃,后来,猫弟弟长大了,他也想学习钓鱼的本领 。
衔接语:猫弟弟钓到鱼了吗?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
二、讲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配乐完整讲述故事
师:故事的名称是什么?在《小猫钓鱼》这个故事里,有哪些角色?主要讲的是谁?
衔接语:猫弟弟一共钓了几次鱼?都钓到了吗?
2、看图片分段理解角色的行为与对话
图片1、师:猫弟弟第一次钓鱼的时候谁来了?小蜻蜓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学学它?猫弟弟看见了心里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