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场即瞩目!元青花再现

元青花一词,自二零零五年的鬼谷子下山大罐成 交以来,可谓一夜成名,并被称为青花之 王 。

登场即瞩目!元青花再现

文章插图
元朝开始采用高岭山的优质瓷土加瓷石的二元配方法配置瓷胎,胎质已经比宋代影青玻璃化程度高多了,坚实细腻,但仍然含有金属杂质,所以烧出后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有的还在底足、口边与缩釉处呈现红色斑,俗称“火石红” 。
如今世人对元青花的钟爱,导致景德镇元青花仿品销量大升 。景德镇对仿制元青花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各种元青花的仿制品不断问世,并由当初的低档产品逐步向高 档仿品发展 。对于鉴别高仿品确有一定难度,必要时,还要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鉴定,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练掌握古陶瓷工艺知识,就能作出明确判断 。
登场即瞩目!元青花再现

文章插图
有的元青花露胎处显土黄 色、或淡或浓的红黄 色,并不是其胎质本色,是因胎土里含有铁质,入窑前晾胎不够干燥,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水分会从胎里向外蒸发,而胎土中含有的游离铁元素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浮现到胎皮表面,而形成深浅不等的红黄 色 。这就是窑红,亦称火烧红或火石红 。
元青花瓷的发现就一直停留在早期发现的近400件吗?2004年11月在山东济南云仙堂宾馆召开了首届中国民间元青花研讨会,一百余位专家、学者、藏者汇集一堂,向全国、全世界大声疾呼中国民间有元青花瓷 。2006年元代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又发现了大量元青花瓷,当然也有少部分赝品,在会上和研究过程中,部分专家认为在中国本土至少有15000件元青花瓷;在近些年的元青花研讨过程中有知名度和权 威专家认为,国内至少存在10000件元青花瓷;但在2011年上海再次召开的国际元青花研讨会上,专家依然肯定至今元青花瓷国内外不足400件的结论 。
登场即瞩目!元青花再现

文章插图
元青花的底足具有一切古瓷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个性 。即元青花本身的底部特征也非整齐划一 。早些年也上手过国内部分元青花瓷,时间匆忙,也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反而不如后来陆续收集的图象资料看得真切 。故对元青花底足的观察和领悟大多也是得自图象资料,再就是亲自在元代土层采集的瓷片中带底者 。以下所论元青花瓷器的底足以至正型为主 。所选图片资料均为国内外馆藏品中入藏时间早、有明确档案记录或明确出土地点者,近年入藏而无初始档案或明确出土地点者,虽国 家 级著 名博物馆亦不予选用,以保证讨论材料的真实可靠性 。
【登场即瞩目!元青花再现】以入口钴料于中国生产的高等青花瓷器,作为高 级奢 侈品,在两地皆为显贵 。出口到中近东地域的元青花,几百年来经伊斯兰王公贵 族递藏,现在大部分集中于伊朗阿迪毕尔寺及土耳其托布卡博物馆 。而在中国国内,近五十余年考古掘客的明早期墓葬中,元青混名品多泛起在王侯显贵的墓中,如鲁王朱檀、黔宁王沐英匹俦、东欧王汤和、东胜侯汪兴祖、定远忠敬王沐晟匹俦、孝陵卫指挥使萧氏匹俦等,而且基本上每座墓葬仅见一件元代青花瓷器精品,证实元青花瓷器于明代早期就因数目希罕、艺术性高,而作为高 级奢 侈品撒播于新王朝的上层社会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