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汝瓷贵 但你真正了解钧窑吗

【世人只知汝瓷贵 但你真正了解钧窑吗】汝窑青瓷的釉层极为均匀,规整得几乎一丝不苟,甚至在唇口,在所有转弯拐角处,釉层都能保持厚薄一致 。这一现象,除秘色瓷因追求釉薄可与胎体交融产生类冰类玉效果而不可同日而语外,与其它青釉系列比照,汝釉可谓达到尽善尽美境地 。例如,官、哥的紫口,系口端釉层历高温,釉汁下行减薄,导致露出胎色;官、哥、龙泉器体下部或圈足墻面,常有下行渐囤厚釉一环;器身拐弯折角处或凸出部位,时有囤釉或积釉掛淌 。这些现象,传世汝窑器物上几乎全无 。

世人只知汝瓷贵 但你真正了解钧窑吗

文章插图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随光变幻 。釉面蕴润,仿佛能感受到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的美妙 。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似玉非玉而胜玉 。宋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可与商彝周鼎比贵 。
汝窑属于炻器,烧制温度不高,磁化程度不好 。敲击起来声音宛如啄木,绝不会出现后世瓷器那种清越的回音 。换句话说,汝窑还不是真正的瓷器,不能按照瓷器鉴定标准来鉴赏 。
世人只知汝瓷贵 但你真正了解钧窑吗

文章插图
宋代汝瓷釉下无气泡 。笔者曾用5倍、10倍、50倍放大镜重复调查,30余件汝瓷,件件如此,无一例外 。现代有的仿汝瓷相同没有气泡,因而能够这么说,但凡宋代汝瓷,釉下无气泡;无气泡瓷器,纷歧定是汝瓷 。
自汝窑瓷器出现并入贡御用之后,声名大噪,北宋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曾经尝试过复烧汝瓷,但是,大多数制作比较粗糙,相比真品,可以说是差距很大了 。唯有清代,算是真正仿出了汝瓷的神韵 。
世人只知汝瓷贵 但你真正了解钧窑吗

文章插图
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 。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由于时间短,传世品极少 。
北宋前期,汝窑已生产的瓷器品种有珍珠地划花瓷、低温黄绿彩釉瓷及精美的黑釉加彩瓷,青瓷的生产也逐步发展提高 。南宋周辉在《清波杂 志》中写道:“又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表明了汝窑的贡窑性质 。“近尤难得”大概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存世量少;二是烧造难(汝窑比定、钧、耀等窑的仿制难度大的多,尤其是汝窑釉色最难仿);三是艺术性很高 。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张俊向高宗皇帝贡奉汝瓷16件一事,说明汝瓷在北宋末、南宋初已属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