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弄巧成拙,说了一番不该说的话,最终卷铺盖走人

导读:

薛宝钗弄巧成拙,说了一番不该说的话,最终卷铺盖走人

文章插图
夜查大观园,王熙凤出于综合考虑,带队避开了薛宝钗的蘅芜院 。第二天,薛宝钗主动搬离大观园 。薛宝钗为何要找,难道真是为了躲避嫌疑?如果真是如此,王熙凤不查她的房间,已经表明了态度 。所以,她执意要搬走,一定有深刻的原因 。
1.薛宝钗搬走与她在此前之前所说的一句话有关
【薛宝钗弄巧成拙,说了一番不该说的话,最终卷铺盖走人】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件重大事情的背后往往是发之于毫端,见之于细微之处 。
薛宝钗进大观园,是贾元春专门下旨提出的要求,如果没有重大事情发生或者重要原因,薛宝钗不会轻易离开双大观园 。
薛宝钗一心想嫁给贾宝玉 。在大观园里居住,她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进入到怡红院,如果搬出去,想进大观园需要经过几道门,再如同以往那样,早起晚进怡红院,其实都是奢望 。
既然搬离大观园有如此之多劣势,薛宝钗为何还在执意搬走呢?
主要与她在此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有关 。
宫里一位老太妃死后,贾母和王夫人要入宫随祭 。荣国府正是用人之际,王熙凤病重 。王夫人只好启用李纨、贾探春管家;怕人手不够,又派了薛宝钗参与 。
薛宝钗弄巧成拙,说了一番不该说的话,最终卷铺盖走人

文章插图
薛宝钗知道王夫人的心意,尽心尽力,无论是李纨出的主意,还是贾探春想的办法,都一力成全 。在此过程中,她的地位有了明显改观 。
贾探春在大观园里推行承包管理方法,每年能节余400两银子 。在如何处置400两银子的问题上,薛宝钗当众否决了她收钱入账的想法,而是直接散给众人,受到上下一致的拥护 。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薛宝钗说了一番不该说的话:“……我原是个闲人,便是个街坊邻居,也要帮着些,何况是亲姨娘托我 。我免不得去小就大,讲不起众人嫌我 。倘或我只顾了小分沽名钓誉,那时酒醉赌博生出事来,我怎么见姨娘?”
薛宝钗这一番话是自己的心里话,更是向王夫人表达忠心的话 。
可惜她没有意识到,这一番话说的未免太过 。言外之意,荣国府一旦出事,她就没脸见王夫人,换言之,无法在大观园里立足 。
2.薛宝钗是聪明人,为何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薛宝钗参与管理家务事,王熙凤是有过一番评价的 。她私下里跟平儿说过,薛宝钗是个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人 。薛宝钗这样做,其实是明哲保身的经典做法,符合人之常情 。
但是在处理400两银子的情况时,薛宝钗却一反常态,不仅参与而且公开否决了贾探春的提议,聪明人办糊涂事的原因是什么呢?
本质原因是被银子“害”的 。
薛宝钗弄巧成拙,说了一番不该说的话,最终卷铺盖走人

文章插图
薛宝钗是一个不缺钱的人 。薛家有百万之巨,而且薛宝钗一贯出手大方 。
她同林黛玉交往过程中,为了融洽彼此之间的感情,不仅在感情上给予关怀,在物质上也给予不少的帮助 。看了林黛玉的药方,她主动提出用燕窝食补,得知林黛玉为吃燕窝发愁,当天晚上就派人送来一大包,并许诺吃完之后她可以再供 。
邢岫烟是穷人家的女儿,入住大观园后,她私下里给予帮助;史湘云虽然是侯门小姐,她也时不时地伸出援助之手,无论是平时还是张罗螃蟹宴,她都是出钱出力 。
薛蟠南下做生意回来,给她带了一大箱的礼物,她散给众人,包括人人都讨厌的赵姨娘,受到众人的赞誉 。
在这种情况下,她的口碑越来越好,散财与散物为她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