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市场呈现一路上升趋势

按产地不同,有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之分 。上坂所产田黄,色淡而质灵;中坂所产田黄,色浓稚嫩,品质最 佳;下坂所产田黄,色如桐油,质地凝腻;碓下坂田中偶有田黄,多质硬而粗且色暗 。根据李叶农等人2011年发表的《田黄标准初步研究》,按其颜色不同,可分为田黄冻、田黄、白田、红田、乌鸦片田黄、黑田、银裹金田黄、金裹银田黄、灰田、硬田10类 。
【田黄市场呈现一路上升趋势】

田黄市场呈现一路上升趋势

文章插图
多数田黄的外表都有黄 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 除,但田黄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 。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尤为明显 。
田黄之稀有珍贵,自古而然 。而将一方上好完整的田黄切成印章,无论在材料的取舍上还是雕刻艺术的呈现上都令文人慎而重之 。田黄难得,田黄印章更是难得,一方上好的田黄印章,不仅需有上乘的田黄原石,更需制作者对材料、审美及艺术的把握,所以此种形式的呈现实则考量的是文人在各方面的综合修为 。而田黄印章能独当一面,成为几百年来收藏者竞相追逐的目标,与文人、篆刻家、雕刻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无关系 。
田黄市场呈现一路上升趋势

文章插图
黄金价格起起伏伏,而“石中黄金”田黄的身价依旧高高在上?在此前结束的北京秋拍中,一枚重量为148克的清代田黄最终拍出1725万元高价 。“尽 管印石市场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冲击整体下滑,但顶 级的田黄仍卖出超过10万一克的高价!”有行家为此感到振奋,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田黄的行情其实也受到冲 击,只是因为这是个老物件,又有名家篆刻、收藏为其“加持”方有如此身价,没有顶 级的财力和眼力,入手大路货仍需谨慎 。
再如2017年,一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祥忍雕制,重达三斤有余的寿山田黄“九龙戏珠”钮玺,拍出亿元高价 。但市场上并未感觉惊奇,甚至觉得价位还略低 。因为此件作品是目前为止,当代已知的最 大田黄玺印,其原材体量之大、舍弃材料之巨世 所 罕 见 。由此可见,大体积的石材给雕刻者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只有在做到充足且必要的“舍”后,才能制作出旷世的“精”,作品才会被历史所铭记 。这些都是唯有大体积的田黄材才能做到 。
田黄市场呈现一路上升趋势

文章插图
台 湾人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经在大陆买走大批田黄,那个时候台 湾人有钱,大陆人没什么钱,几十几百元对他们来说很便宜,当然就会挑好的买 。我们看上的开价一个亿的田黄就是内地的一个生意人三个月前从台 湾人手里买回来的,花了3500万元,10年前这个台 湾人买的时候还不到 100万元 。现在,我们内地很多藏家和商人也是想方设法想从海外收回来 。
田黄的品质高低优劣一般以“六德”作为欣赏、品判的标准,即细、洁、温、润、凝、腻 。上品的田黄,可集凝结、脂润、通透、纯净、细腻为一身,宝光四溢 。握于手中,如同婴幼儿的肌肤,温嫩细润无比 。平时即使不加养护,也能保持湿润,无干燥之感 。同时,上品的田黄,纹理要美,格路要少而浅淡,如生有皮质层,应求薄而质细者为佳黄金黄田、以色泽取名,即橘子快成熟时其皮之金黄 色,明快而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