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5月15日美国举行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颁奖典礼 , 虽然中国参赛学生也获得了很多奖项 , 但其中最重要的几项还是被美国队囊括 。在这次比赛中 , 美国学生表现出了高水平 , 他们的素质和项目都明显超出其他国家的选手 。让中国学生印象深刻的是 , 国外同学很多“无拘无束的创意” , “对科学发自内心的热爱” , 和海外学生更敢于想象 。比如关于环境方面的项目 , 国内学生往往会做成一个调查报告 , 或是一个小测试来论证观点 , 而国外学生已经开始关注木星 , 把眼光投向了太空 , 思维的发散和开创性都很好 。
这则报导让我不禁想问: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聪慧却不“妄想”?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各种天赋?
“分数 = 人才 = 未来”是我们的教育模式 , 也是千万个家庭无法摆脱的牢笼 。中国孩子的成长渐进式可以概括为:幼儿 , 灌输式怡情;少儿 , 填鸭式提升;青少年 , 题海式训练;成年 , 模式化人生 。所以我们孩子的“试卷天赋”虽被激发出来了 , 却丢失了可能成就伟材的“异禀天赋” 。
“残疾教育”掐断了天赋之路
以分数为准绳 , 以成绩为标杆 , 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幼儿教育中已被认为不合理并加以杜绝 。我的大儿子曾在美国上过学 , 他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校从无给予学生考试 , 即使有测试也只是评个对错 , 不打分数 。这样的教育把重点放在了学习上而不是疲于应试上 。因为 , 当幼童被从小引导去对付“应试”时 , 可怕的结果就是把他们简单地放在同一个标准下去相互比较 , 去培养 。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的发育在每个孩子身上都可能有不同的进程 , 那些在幼年时语言能力表现欠佳的孩子 , 很可能会成绩不佳 , 因此被安上“差生”的名号 , 因此对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障碍 。
我记得曾有为美国教育家这样说过 , “没有残疾的孩子 , 只有残疾的教育!” 所以 , 越早开始考试 , 越早给孩子学习划小圈 , 就越早扼杀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
释放兴趣才是保护和拯救天赋之路
英国哲学家Herbert Spencer指出 , 孩子在哪方面有潜能 , 便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兴趣 , 每一种兴趣都能对应到孩子的某种潜能;如果这份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 就会成为专长 。
音乐天才莫扎特 , 一岁时就对音乐节拍特别敏感;科学家达尔文 , 从小就对虫虫草草有兴趣;漫画家朱德庸课业成绩门门红灯 , 独对画画兴趣盎然且能无师自通 。对家长来说 , 可能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 , 辨别出孩子的自然禀赋所在 , 并因势利导 , 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 才能避免孩子受到“单一天赋” 教育体制的限制 。所以发现兴趣 , 释放兴趣 , 培养兴趣才是保护和拯救天赋之路 。
那么 , 孩子的兴趣又如何去发现呢?
首先 , 妈妈可以创造环境去引发宝宝的兴趣 , 与孩子一起去积极尝试各种他可能会感兴趣的活动 。记得我小儿子响响3岁时特别喜欢唱歌 , 但带他去观看少年合唱队的课程 , 他又怕羞不愿加入 。于是我带着他随意地参加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活动 , 意在让他自然地去发掘兴趣 。于是 , 某一天在一个小朋友打鼓的兴趣班里 , 他一下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至今 , 他学习打鼓已有半年之久 , 而且已开始迷恋上了“乱弹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