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细心呵护宝宝听力

医学研究表明 , 一个人的听觉在妈妈肚子里就已形成 , 而发育的关键期则在婴幼儿阶段 。换言之 , 要想孩子终生听力良好 , 务必抓好出生后至3岁的听觉保健 。宝宝听力需在保护中发展 。

医学研究表明 , 一个人的听觉在妈妈肚子里就已形成 , 而发育的关键期则在婴幼儿阶段 。换言之 , 要想孩子终生听力良好 , 务必抓好出生后至3岁的听觉保健 。宝宝听力需在保护中发展 。
保健保健 , 以保为先 。医学专家强调 , 婴儿的神经系统和听觉器官还远远没有发育成熟 , 任何外来的不良因素都可能使这种发展受到干扰甚至破坏 , 所以宝宝听力的发展必须在保护中进行 。
首要是积极防病诸如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中耳炎等 , 均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婴儿的听觉器官 , 进而造成听觉障碍 。针对此类疾病 , 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按照计划免疫程序打好防疫针 。
二是慎重用药不少药物具有耳毒性 , 特别是抗生素 ,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 。
三是尽量避开噪声婴儿的听觉器官发育不完善 , 外耳道短而窄 , 加之耳膜薄 , 不能耐受过强的声音刺激 。尖锐噪声尤其会损伤婴儿柔嫩的听觉器官而削弱听觉 , 甚至引起噪声性耳聋 。
最后 , 还要注意不要随意掏挖宝宝的耳朵耳屎是有一定生理作用的 , 如阻止尘埃、小虫的入侵 , 缓冲噪声 , 保护鼓膜等 。另外 , 耳屎的油腻性还可阻止外界水分的侵入 。但不少父母将其误认做废物 , 常常掏挖小宝宝的耳朵 , 殊不知婴儿耳道发育不成熟 , 多呈扁平缝隙状 , 皮肤娇嫩 , 稍有不慎 , 轻者掏伤皮肤导致感染 , 甚至疖肿;重者掏破鼓膜 , 造成听力损失 。当然 , 耳屎多了也不好 , 但随着咀嚼、张口或打哈欠 , 一般可借助下颌等关节的运动而自行脱落 。实在因“油耳”或耳屎过大阻塞耳道影响听力时 , 应请医生处理 。
促进听觉发育有妙招
当然 , 孩子听觉要好 , 仅靠保护是不够的 , 还要设法促进其发育 。研究发现 , 良好的听觉发育离不开声响环境 。一般说来 , 宝宝喜欢母亲的心跳声(因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熟悉这种声音)、咕噜咕噜的节奏声(因胎儿就是在羊水咕噜咕噜声中发育长大的)、沉静舒缓的声音以及婴儿自身发出的声音 。因此 , 你不妨多利用这些声音来刺激孩子的听觉 , 提高其听力 。具体做法有:
◎母亲多抱孩子 , 最好采用左手抱的姿势 , 让孩子尽量靠近自己的心脏 , 便于听到心跳声 。
◎在婴儿面前放半盆清水 , 父母用一支玻璃管向水里吹气 , 人工创造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
◎父母多向孩子轻声说话、哼唱 , 或者放一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 。不过 , 时间要适度 , 不宜过长 。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上一篇下一篇◎将婴儿自己发出的声音 , 如咿咿啊啊的声音、忽高忽低或重复的学语声、呼叫爸爸妈妈的声音等录下来 , 经常播放给宝宝听 。
宝宝听力的发育规律
出生后
已有听力 , 但较弱 , 对于高达50-60分贝的声音刺激才有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