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王翦的智慧岳飞就能善终?方法很重要,可是用对人更重要

公元前230年 , 秦始皇嬴政派出内史腾进攻韩国 , 彼时的韩国地盘只剩下其都城新郑周边一小块地方 , 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 , 没过几个月 , 韩国灭亡 , 至此秦始皇嬴政开启了灭国大战 。
【有王翦的智慧岳飞就能善终?方法很重要,可是用对人更重要】

有王翦的智慧岳飞就能善终?方法很重要,可是用对人更重要

文章插图
在这之后经过十年的征战 , 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 而秦灭六国顺序用如今网络上的话来说就是“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 。
在《大秦赋》之中 , 演绎了秦国君臣为了灭六国一直争论不休 , 攻赵还是攻韩彼此都不让步 , 而最后的决定是从三晋之中最强的韩国先开始 , 之后才是赵国紧接着就是楚、燕、齐 , 那么秦灭六国背后有什么顺序呢?
欲定天下 , 先平三晋
其实秦始皇定鼎天下的战略眼光是没错的 , 当时的山东六国之中有四国和秦国接壤 , 他们分别是三晋和楚国 , 然而秦始皇将目光定在了三晋是十分正确的 , 因为当时的楚国大而不强 , 其国土加起来和六国几乎相当 , 当时的秦国还并不具备吞掉楚国的实力 , 一旦和楚国战事陷入胶着势必殃及自身 。
有王翦的智慧岳飞就能善终?方法很重要,可是用对人更重要

文章插图
故而秦始皇一开始就将目光定在了三晋地区 , 一个是这是秦国东出的重要通道 , 所以秦势必需要一个前进基地;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灭掉了三晋可以直接掐断列国的合纵 , 彼此之间让其首尾不能相顾 。
而在三晋之中 , 当初秦国君臣也是争论不休 , 最终将目光定在了韩国:一个是因为当时的韩王昏庸 , 而战国七雄之中要属韩国的实力最弱 , 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练手对象;再者灭韩国是秦国首站 , 势必要做到一击即中 , 这才能做到提振士气 , 所以韩国成为了倒霉催的对象 。
而韩国之后被灭的是赵国 , 当时赵国和魏国之中以魏国实力稍弱 , 而赵国彼时有李牧支撑 , 其赵国边骑更是天下骁勇 , 然而秦国还是将目光对准了赵国 , 其根源就在于秦人深知赵国的秉性 。
有王翦的智慧岳飞就能善终?方法很重要,可是用对人更重要

文章插图
虽然秦赵属于同宗 , 可是当年长平和邯郸两次大战让秦赵结下了死仇 , 一旦秦国攻击魏国不利 , 赵国势必会从背后捅一刀 , 而相反 , 换了魏国不一定会这样子 , 此时的魏国早已经没了当年“魏武卒”的骁勇 , 魏国国土当时比之韩国也大不了多少 , 自保都困难 , 怎么可能主动挑事呢?
所以赵国被灭之后 , 魏国已经难以独善其身了 , 最终秦始皇完成了其灭六国的第一步:灭亡三晋 , 因为三晋灭亡就等于秦国再无后顾之忧 。
燕齐不足为虑 , 楚国才是大患
在灭亡赵国之后 , 由于爆发了荆轲刺秦事件 , 秦国兵发燕国 , 燕王喜为了求和不得已杀了太子丹 , 燕国都城被秦国攻破 , 而燕王喜被迫逃亡辽东 , 秦国也因此点到即止 , 并未继续深入追击 , 而燕国侥幸暂时逃过一劫 , 不过也已经苟延残喘了 , 此时根本无法对秦国构成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