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牌照太火了 又有百亿私募刚刚递交资格申请( 二 )


近期,由前公募基金冠军、东方红资管副总经理林鹏创建的和谐汇一资产陆续完成多只私募基金产品备案 。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待未来时机及各方面条件成熟,和谐汇一资产或也有申请公募牌照的打算 。
“公募基金可以公开宣传,门槛较低,有利于做大资产管理规模,并且目前法规上也没有障碍,只要满足基金法规定的要求,还是会有私募基金愿意申请公募牌照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 。
“资管新规之后,银行对于私募基金准入门槛有提高的趋势,且无论是注册资本金还是人员配置上,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均高于私募,这对吸引人才也有一定的优势 。”一位“私转公”基金公司人士介绍 。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头部私募想要扩大业务范围,希望继续做大做强,以及一些公奔私的人士抱着公募情怀重回公募之外,今年整体私募销售不如公募基金理想,也是不少私募想要申请公募牌照的原因之一 。“现在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新基金发行市场均有向头部机构集中的趋势,且很多公募基金有最低仓位要求,而私募基金投资上较为灵活,若是市场上涨时仓位加得不足,业绩表现不如公募亮眼,也影响了后继的募集情况 。”上述“私转公”基金公司人士称 。
“现在私募竞争非常激烈,中国高净值人群有限,头部私募基本已经将这部分人群覆盖,很多小型私募生存压力很大 。相比之前,公募基金蛋糕大很多,且还在飞速发展当中,这也是部分私募基金想申请公募资格的另外一个因素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
四家“私转公”公司非货规模合计近600亿
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共有鹏扬、凯石、博道及朱雀四家“私转公”的基金公司 。
2016年6月28日,证监会核准设立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扬基金也是首家实现“私转公”的基金公司 。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早前在华夏基金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投资总监,而后奔私设立私募基金,于2016年通过“私转公”的方式重返公募 。
2017年,凯石、博道两家私募基金也先后完成“私转公”,也均是早前“公奔私”的大佬再次回归公募,凯石基金董事长陈继武先后担任南方基金基金经理、中国人寿资金管理中心基金投资部投资总监、富国基金投资总监、副总经理 。博道基金董事长莫泰山也具有多年公、私募从业经历,他曾先后担任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上海重阳投资高级合伙人、总裁,2013年5月创立上海博道投资,2017年成立的博道基金成为第三家“私转公”的公司 。
2018年9月,朱雀基金获准设立,由此成为第四家“私转公”的基金公司 。今年5月,朱雀基金总经理及董事长双双调换,原公司董事长梁跃军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转任公司总经理,并亲自出任基金经理,走上投资一线,原公司总经理王欢则调任公司董事长 。
据天相投顾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四家“私转公”基金公司合计管理非货币基金规模598.36亿元 。

公募基金牌照太火了 又有百亿私募刚刚递交资格申请

文章插图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责任编辑:DF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