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如何治疗



不论哪一种原因引起的惊厥,都属于急症,应争分夺秒尽快终止抽搐,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由于脑缺氧而致脑神经细胞不可逆的损害,以致遗留障碍、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所以对小儿惊厥决不能掉以轻心 。处理方法包括:
1. 一旦发现小儿抽风,做父母的不要慌乱,应保持镇定,立即使小儿卧床,尽快解开小儿的衣领钮扣及裤带,并使其保持安静,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 。为防止舌咬伤,可用纱布包好压舌板,置上下磨牙间,或将手绢拧成麻花状塞在患儿的大牙中间 。口腔有分泌物、食物,要及时清除干净 。
2. 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或指压人中、合谷等穴位 。
3. 如系惊厥时伴有高热,给服退热镇静药 。冷毛巾放前额,枕凉水袋或用33%温酒精擦浴等 。
4. 待小儿惊厥停止后,送至就近医院,以便检查原因及进一步处理 。如小儿惊厥不能很快停止,有条件时,应请医生到家处理或急送医院进行处理 。
小儿惊厥的治疗
(一)中医治疗
1.汤药
(1)风热侵袭型,头痛,咳嗽,流清涕,烦躁,神昏,惊厥,苔薄黄,脉浮数 。用银花、连翘各15克,桑叶、竹叶、牛蒡于各10克,薄荷、荆介各6克,芦根20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
(2)感受暑温疫毒型,口渴,烦躁,谵语,甚则神昏,四肢抽搐惊厥,苔黄,脉数 。用生石膏15—30克,生地10—20克,知母、竹叶、赤芍、丹皮各10克,黄连、栀于、黄芩、连翘、桔梗各6—9克,牛黄0.5—1克,另冲服 。先煎石膏,后下余药,待药液凉后鼻饲 。一日2次,一日1剂 。
(3)痰食惊风型,呕吐、腹痛、便秘、痰多等,继而发热神呆,迅即出现昏迷惊厥,喉间痰鸣,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用牛黄0.3—0.5克,另冲服,胆南星10克,雄黄、人参、茯苓各5克,钩藤15克,天竺黄6克,僵蚕1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
(4)惊恐型,频作惊惕,甚则惊厥,大便色青 。用天竺黄6克,天南星10克,雄黄3克,朱砂0.5克,牛黄0.3—0.5克,另冲服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或研末冲服 。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上一篇下一篇(5)脾肾阳衰型,精神萎靡,沉睡昏迷,四肢不沮,食少难消,手足震颤 。用附于、干姜各6—9克,人参6克,白术、茯苓、炙草、炙黄芪各10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每次3—5片,每日2次 。或维生素银翘胶囊,每次1—2粒,每日3次 。周岁内儿均酌减 。
(2)小儿牛黄散,1岁每次服0.4克,2—3岁0.9克,每日1次 。
(3)安宫牛黄丸,每次1.5克(半丸),每日2次 。
(4)紫雪丹,每次1克一1.5克,每日2次 。
(二)西医治疗
1.苯巴比妥钠:5毫克/次/公斤,肌注 。
2.冬眠灵:0.5—1毫克砍松斤,肌注 。或1毫克/次/公斤,用10%葡萄糖20毫升稀释后静脉缓注 。
3.安定:0.1—0.2毫克/次/公斤,肌注;或用10%葡萄糖20毫升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入(不少于5分钟) 。婴儿禁用 。
4.10%水合氯醛0.4—0.6毫升(40—60毫克)公斤,加入生理盐水20毫升,保留灌肠 。与其它药 物合用时,剂量宜较少 。
【小儿惊厥如何治疗】5.如新生儿、幼婴原因不明的无热惊厥,可先试用25—50%葡萄糖10—20毫升静脉缓注,若10—15分钟后无效,再用10%葡萄糖酸钙5—6毫升静脉缓注 。
6.低血钙者用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静脉缓注 。
7.伴高热者,用氨基比林1/2支肌注,或用35%酒精擦洗颈部两侧、腋窝部、腹股沟处 。